世界各國稅負大比拼 中國人1年為稅工作161天
美國偉大的發明家、政治家,獨立戰爭的偉大領袖和《獨立宣言》及《美國憲法》的起草人之一本杰明·富蘭克林在1789年寫道:“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逃脫不掉死亡和稅。”
人生下來就要納稅,有的稅是由納稅人直接交給政府的,如個人所得稅、房產稅、遺產稅、車船稅、印花稅等;有的是通過企業這個“中間人”代替真正的納稅人把稅交給政府的,如增值稅、營業稅、環保稅、資源稅、消費稅(有的國家由消費者直接交納)等。只要人活著,就要消費物品,有消費,就要納稅,任何人也逃脫不掉的,直至死亡政府還要追著征收一筆遺產稅。
1 度量稅負的尺子:稅負率和稅負工作天數
首先,我們先找出兩把度量稅負的尺子,一把是“稅負率”,另一把是“稅負工作天數”。
稅負率是稅收總額與居民總收入比值的百分率,用公式表達就是:稅負率=(稅收總額÷居民總收入)×100%。稅負率與納稅額成正比,稅負率越高,稅負越重;反之,稅負越輕。
為了直觀地描述稅負輕重,在稅政研究上,還可用稅負工作天數這把尺子來衡量稅負的輕重。稅負工作天數就是稅負率乘以一年的天數。用公式表達就是:稅負工作天數=(稅收總額÷居民總收入)×365(閏年為366)。稅負工作天數與政府的稅收總額成正比。如果政府的稅收總額大,就意味著納稅人要交更多的稅,這就要為稅工作很長的時間,稅負工作天數就多;反之,則是稅負工作天數少。
美國等國家還有個“稅負免除日”,就是每年根據稅收預算和預計居民總收入,計算出居民應該為納稅工作多少天,然后從1月1日開始計算天數,數完稅負天數的那天就是稅負免除日。也就是說,從元旦開始到稅負免除日,納稅人一直在為稅工作,在稅負免除日這一天,恰好把一年應納的稅都交完,從這天開始到12月31日,工作收入就都進自己腰包了。
稅負率或稅負工作天數是理論上的全國平均值,但由于收入差距,具體到每個人的稅負率或稅負工作天數差別就很大了。窮人納稅少,稅負率很低,稅負工作天數可能就幾天;富人納稅多,稅負率就很高,稅負工作天數可能就要超過半年。
在理解稅負率或稅負工作天數時,一定要清楚,這只是描述納稅人稅負輕重的理論值。如果政府出現預算赤字,就要增稅,實際稅負就加重;如果一個國家的福利好,就相當于政府又把一部分稅收返還給納稅人,實際稅負比理論稅負有所減輕。 {page_break}
2 美國稅負:美國人一年為稅工作102天
美國的稅制比較復雜,以個人所得稅來說,聯邦個稅的最高稅率為40%,另外還有43個州和絕大多數市鎮等地方政府征收個稅,綜合個稅稅率高達46%。下面,我們縱向和橫向看看美國全國稅負水平是怎樣的。
根據美國稅政研究院的統計,從1900年開始,美國的稅負率和稅負工作天數是逐步增加的。1900年,稅負率為5.9%,稅負工作天數為22天。在之后的18年里,美國的稅負率一直在6%左右,稅負工作天數在22天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政府開支劇增,稅負加重,1918年的稅負率為10.5%,稅負工作天數急增為39天。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大蕭條時期,美國稅負率一直在11%左右徘徊,稅負工作天數在40天上下波動。從1933年開始,羅斯福總統針對大蕭條的“新政”推出了很多政府開支計劃,稅負率升到17%以上,稅負工作天數上升到60天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稅負率持續升高,1941年稅負率高達20.4%,稅負工作天數為75天;1942年稅負率為20.9%,稅負工作天數為77天;1943年稅負率為25.7%,稅負工作天數為94天。此后17年間,美國的稅負率一直在25%左右,稅負工作天數在90天上下。
從1960年開始,美國稅負率上升到27.7%,稅負工作天數上升到101天,從此,美國的稅負率一直維持在30%左右,稅負工作天數在110天上下震蕩。
2011年美國聯邦、州和地方的財政總稅收預算為36280億美元,全國居民總收入預計131070億美元,所以,美國2011年的稅負率為27.7%,稅負工作天數為102天,稅負免除日為4月12日,也就是說,從1月1日開始到4月12日,美國人一直為稅工作,從4月13日開始,就為自己工作了。
下面,我們看看2011年美國人具體為各稅種的工作天數。
2011年,美國人要為個人收入稅工作36天,為工資稅(社保稅)工作22天,為消費稅工作15天,為房地產稅工作12天,為公司所得稅工作12天,為遺產稅工作1天,為其他稅種工作4天。由此,我們還可計算出各稅種的納稅額占總稅收的比重:個人所得稅為35.3%,工資稅(社保稅)為21.6%,消費稅為14.7%,房地產稅為11.8%,公司所得稅為11.7%,遺產稅為1%,其他稅為3.9%。
上面講的是美國全國的稅負情況,包括聯邦稅、州稅和地方稅。如果單說聯邦稅和州及地方稅,那美國人需要為聯邦稅工作64天,為州及地方稅工作38天。在為聯邦稅工作的64天里,有48天為個人所得稅和工資稅工作,稅額占聯邦稅的75%。
在為州及地方稅工作的38天里,有12天為房地產稅工作(房地產稅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稅額占州及地方稅的31.6%,有12天為消費稅工作(消費稅是州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稅額占州及地方稅的31.6%,有9天為個稅工作,稅額占州及地方稅的23.7%。
由于各州的稅收預算和稅種、稅率以及居民收入不同,各州居民稅負率和稅負工作天數差別很大。通常來講,較富裕的州,所承擔的聯邦個稅比例就大,稅率就高,稅負天數就多。2011年,稅負工作天數最多的州是康涅狄格州,為122天,康涅狄格州也是美國人均GDP最高的州之一;稅負工作天數最少的州是密西西比州,為85天。 {page_break}
3. 其他國家稅負:匈牙利人一年為稅工作218天
根據各國財政部和歐盟的數據綜合計算,2010年各國稅負率和稅負工作天數如下(由高到低):
匈牙利:稅負率為59%,納稅人為稅工作218天
比利時:稅負率為59%,納稅人為稅工作215天
法國:稅負率為56%,納稅人為稅工作207天
德國:稅負率為55%,納稅人為稅工作200天
瑞典:稅負率為55%,納稅人為稅工作200天
澳大利亞:稅負率為52%,納稅人為稅工作191天
荷蘭:稅負率為50%,納稅人為稅工作184天
羅馬尼亞:稅負率為49%,納稅人為稅工作178天
波蘭:稅負率為48%,納稅人為稅工作174天
以色列:稅負率為47%,納稅人為稅工作173天
意大利:稅負率為46%,納稅人為稅工作169天
丹麥:稅負率為46%,納稅人為稅工作168天
立陶宛:稅負率為45%,納稅人為稅工作167天
芬蘭:稅負率為45%,納稅人為稅工作166天
捷克:稅負率為45%,納稅人為稅工作165天
希臘:稅負率為45%,納稅人為稅工作164天
斯洛文尼亞:稅負率為45%,納稅人為稅工作164天
拉脫維亞:稅負率為44%,納稅人為稅工作161天
克羅地亞:稅負率為44%,納稅人為稅工作161天
愛沙尼亞:稅負率為41%,納稅人為稅工作150天
葡萄牙:稅負率為41%,納稅人為稅工作150天
英國:稅負率為41%,納稅人為稅工作150天
保加利亞:稅負率為40%,納稅人為稅工作145天
西班牙:負率為37%,納稅人為稅工作136天
盧森堡:負率為37%,納稅人為稅工作135天
冰島:稅負率為32%,納稅人為稅工作117天
美國:稅負率為27%,納稅人為稅工作99天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匈牙利、比利時、法國、德國、瑞典、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勞動者在一年當中要用大半年的時間為稅工作,為自己工作的時間不足半年。 {page_break}
4.中國稅負:中國人一年為稅工作161天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0年統計公報》,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97983億元,稅收總收入為73202億元,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2010年末總人口為13.41億人。
又根據《2009年統計公報》,中國鄉村人口占總人口的53.4%。由以上數據可以計算出:中國農村人口為7.16億人,城鎮人口為6.25億人,農村居民總純收入為42380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總收入為119431億元,全國居民可支配總收入為161811億元。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數據,2010年個人所得稅實現收入4837億元,注意,這里的個人所得稅不單指工資收入所得稅,還包括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收入、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收入、勞務報酬、稿酬、股息、財產租賃、偶然性所得等很多項個人收入所得。如果把各項個人收入所得稅拿出來計入居民總收入,則得出2010年中國居民總收入為166648億元。
由此,我們得出2010年中國稅負率為43.9%,中國納稅人需要為稅工作161天。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對比可知,中國人的稅負在世界上是排在中等偏下的位置,與拉脫維亞、克羅地亞相當,與英國接近,但遠遠高于美國。由于中國的個人收入所得稅只占總稅收的6.6%,中國人的稅負主要是由間接稅構成,也就是增值稅、消費稅、關稅、營業稅、土地稅、資源稅等稅種。所以,中國要減輕稅負,不應朝個稅開刀,而要在間接稅上做文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