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許村家紡奮起反“克隆”
近日,坐落在許村鎮許巷輕紡村北側一家家紡企業,每次開發產品后剛投放到市場,就被另一家企業仿冒,據老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這家企業并非作坊式的小企業,而且不止一次仿冒其產品,總是“盯住”他們的新品不放。雙方數次通過電話溝通,卻無濟于事,被仿冒企業終于決定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洗禮和數次原材料、勞動力及匯率等成本上漲的嚴峻挑戰后,許村家紡企業謀劃發展變局。去年許村鎮獲得家紡外觀設計專利280個,花樣版權登記100個。這個數字背后讓人看到,許村家紡企業越來越重視產品創新和專利版權保護意識,意味著整個家紡產業的跨越。但是,另一個現實問題擺在許村家紡業界面前,不少企業花盡心思開發新產品,并得到市場認可,卻被別的企業“克隆”,眾多企業苦于投訴無門,內心很糾結。一場打擊侵犯版權專利、保護知識產權行動正在廣泛深入地開展。
企業新品被仿冒 走上維權路
位于許村鎮許巷村工業區的浙江升麗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發新品為特色的家紡企業,公司每年用于新品開發的費用達200萬元,并對新開發的所有花型進行版權登記注冊。去年5月,公司多個提花窗簾布、窗紗的花型產品同時被3家家紡企業仿冒,所仿產品無論是顏色、花型,還是構成都一模一樣,導致公司剛上市的產品銷售大打折扣,仿品價格比真品低,每米市場價相差10元~30元不等,而且仿冒者織造緯密數少,嚴重損害了升麗公司的聲譽。公司總經理姚云松雖然委托了浙江版權局所聘律師訴至市人民法院,但還是礙于情面選擇低調處理,最終案件撤訴,以多方人員調解協商解決終止。
但有的家紡企業家,在遇到同樣的問題時,毅然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以樹立企業開發新品的信心。浙江凱迪雅布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華曾接到客戶投訴,反映該公司4個窗簾布新品被附近市場一家經營戶仿冒銷售。由于被仿冒后,凱迪雅生產的該款30D錦綸絲窗簾布系列產品的銷售和口碑都受到了影響,公司立即把仿冒者告上法庭。最終,被告賠償凱迪雅公司每個花樣7000元,并被要求立即停止侵權產品的銷售。
起步模仿 造成設計軟肋
回望許村家紡產業20多年發展歷程,模仿一直伴隨著行業發展,也是眾多家紡經營者創業時繞不過的“坎”。許村的家紡企業,起步都是做沙發布和窗簾布內貿業務,其發展模式一直都是邊通過參展了解新產品信息,邊通過市場反映考察產品銷售情況。久而久之,這里形成只要客戶拿來新的、市場上還沒有的花樣,企業就可以加工或定制的局面。當時這種以加工為主的產品經營,短短幾年間,培養了許村家紡大大小小的個私老板,成就了許村家紡產業。由此一來,眾多企業再無心顧及產品的研發與設計。
家紡產品仿冒現象的發生雖有它的歷史背景,卻絕不是合理存在的理由。浙江勤榮布藝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法榮介紹,開發設計一個新花樣,少則需要幾千元,多則花費上萬元。升麗公司姚云松說:“公司現有設計人員8人,3人搞原創花樣、2人描花,3人做組織結構,然后上機,這樣嚴謹的一個花型設計部門的架構,采用原料高檔,織造設備必須是進口機器,這樣配套生產,才能開發高檔窗簾布、窗紗,一般每米價格在50元~150元之間,研發成本相當高。”
產品開發既能提升產品附加值,又能打開銷售市場,何樂而不為?為什么有的企業仍不建立研發團隊,這里有一個深層次原因,一是少數業主不愿培養花樣設計人才,不舍得在產品研發上投入資金,況且還有一定的開發風險。這就造成市場同質化產品越來越多,許村鎮及周邊區域家紡版權侵權糾紛案不斷上升。
市場抵制政府保護
屢屢發生的家紡版權侵權仿冒案件,嚴重影響了許村家紡行業自主創新活力。如何讓海寧家紡之花開得更艷、更香,使它煥發出潮鄉特有的魅力,不因發展道路上有了荊棘停滯不前?
升麗公司姚云松建議說,政府要加大對專利版權保護宣傳力度,產業要做大做強,少數企業依靠模仿生存,不利于產業長遠發展。既損害了創新者的利益,又阻礙了區域創新能力,長此以往,產業將出現無序競爭局面。凱迪雅布業公司陳華說:“通過這次維權,發現公司近來被仿冒產品少了,市場經營戶版權意識增強,經營環境比以前好多了。”
針對版權保護,海寧市家紡協會會長曹咬強表示,協會20多家理事單位簽訂了保護知識產權自律書,下一步將擴大到一般會員,所有入會企業都需簽訂自律書,形成行業內部自律,規范企業運行。
家紡是個時尚產業,產品周期比較短,可以說保護版權,就是保護市場發展的生命線。在短時間內,對企業開發的新產品如何進行保護,成為政府、企業和市場三者共同關注和應對的現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