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領軍律師引領法律服務“走出去”
全國律協舉辦了第二期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培訓班。“為了能夠讓律師們更好地生活、學習和相互交流,此次培訓班特別設置了班長和組長,有效組織律師開展課下交流活動,及時反饋學員們對于培訓科目的意見,確保培訓班打造高素質復合型涉外領軍人才的目的順利實現。”馬克偉對《法制日報》記者這樣表示。 "在為期13天的培訓時間里,每名學員都要按時簽到上課,一般不得請假,無故缺席兩次的學員將被取消全國律協‘領軍人才'的資格。"全國律協國際部主任藍紅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在培訓班結束前,每名學員還要提交一篇5000字左右的學習報告。
"沒想到培訓班要求這么嚴格。"幾天培訓下來,許多學員都有這樣的感受。盡管如此,卻幾乎沒有人請假或遲到,所有學員都明白能有機會來參加這種高水平的培訓班是多么難得。 "參加本期培訓班的100名學員來自全國29個省(市、區),是全國律協根據地方律協推薦,從全國律協建立的涉外律師人才庫中挑選的具有對外投資和跨國企業并購執業經驗的優秀律師。"藍紅告訴記者,這些學員在被選入涉外律師人才庫時已經過嚴格選拔程序,能較好地適應培訓班緊密的課程安排。 "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廣西同望律師事務所涉外和知識產權法律事務部主任周鑫告訴記者,學員們私下交流時都認為培訓課程內容貼近實務,對于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有很大啟發。
據介紹,本期培訓班的主題是"對外投資和跨國企業并購",包括政策學習及操作實務、中國本土大所案例分析和申請赴境外培訓面試。培訓師資力量具有權威性,既有商務部、國家開發銀行、最高人民檢察院、基金管理、資產評估等部門專家,也有具備豐富對外投資和跨國企業并購實務經驗的國內外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對于培訓班的課程設置和師資力量的配備,全國律協有著深層次的考量。
根據商務部今年年初發布的數據,我國將連續18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8年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我國仍然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國。
"在這些涉外案件中,外國律師壟斷涉外法律業務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觀。"藍紅說,加速培養高素質涉外律師領軍人才,提高涉外法律服務能力和法律服務國際競爭力十分緊迫。
為此,全國律協還在培訓班結束后設置了申請赴境外培訓面試環節,由中國政法大學中歐法學院的專業老師對學員進行考核,全國律協綜合選拔40名左右的學員赴歐美參加培訓。
和周鑫一起來的還有廣西3名學員,他們也都是涉外律師中比較有實力、有經驗、有想法的律師。
"雖然由于地理區位等原因,在對外投資和跨國企業并購等涉外法律業務方面,廣西律師和東部發達地區的同行還有不小的差距,但近年來,隨著東南亞國家聯盟與廣西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廣西成為我國與東盟國家間進一步溝通聯系的‘橋頭堡’。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當地的一些企業正在逐漸走出國門,涉外法律業務的需求也不斷擴張。"周鑫說,中西部地區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很多培訓班學員都將"走出去"納入了職業規劃,并為此進行著知識儲備和更新,這次"充電"十分必要。
記者了解到,本次培訓班中,就有近半的學員來自中西部地區,他們對于本次培訓班都做了長時間的準備,也都收獲頗豐。
"培訓班不僅對于中西部律師有很大幫助,同樣對于經常有所接觸的東部律師們也有很大啟發。"馬克偉說,目前我國涉外法律服務多集中在就法律適用問題出具意見書、配合外國律師事務所進行盡職調查等傳統涉外領域,在涉外稅收、國際并購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新業務領域開拓不足。提升我國律師在國際法律服務市場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是培訓班的目的,也同樣是所有學員們努力的方向。
據悉,2012年,全國律協制定《涉外高素質律師領軍人才培養規劃》,計劃用4年時間培養300名左右精通相關領域業務和國際規則,具有全球視野、豐富執業經驗和跨語言、跨文化運用能力,懂法律、經濟、外語的復合型、高素質律師領軍人才。第一期培訓班已在去年成功舉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走出去,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重視我們的意見。"這是所有參加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培訓班學員們的共同愿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