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成本控制的制度建設
企業必須改變現有這樣的傳統采購觀念,要有控制總體成本的遠見,要能夠對采購流程中所涉及的關鍵成本環節和其他相關的長期潛在成本進行評估。這樣才能夠從各個環節、各個細節,在總成本上節約采購成本。一種正確的采購觀念是決定企業能否科學、合理進行采購成本控制的首要關鍵因素。采購成本的控制不僅只是采購部門的事,它還承擔著全面成本管理的責任,進而影響著后續的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
針對目前有些采購人員“吃回扣”等腐敗行為,防止采購腐敗行為,企業應該建立一套嚴格、完善的采購制度。這樣不僅能預防采購腐敗之類的不良行為,而且還可以規范企業的采購業務行為、優化流程,進而提高采購效率。采購制度應針對企業所需采購產品品項的分類來進行不同的規范制定。不同產品品項規定物資采購的申請類別、授權人的批準許可、原材料采購的方式和最終的審批等。
并一定要明確相關部門的責任和關系,一定不可越級操作,導致最后流程的混亂、權責不分。當然,采購制度能否得以順暢實施就取決于企業整個采購團隊的素質,采購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將是影響企業采購活動的穩定和高效的關鍵因素。
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計劃的前提就是一定要了解需求部門具體要求和物資的供應信息。采購業務活動在企業中自始至終處于為生產服務的地位,物資采購計劃的制定主要是依據生產計劃的具體要求,是從生產需求部門的實際情況出發的,而不是任意采購。同時還要考慮供應市場的波動可能性和庫存成本等一系列因素,最終得出合理、科學的采購時間、采購批量、訂貨周期和交貨方式,編制科學、可執行的采購計劃。
供應定位模型是從企業所采購產品支出金額的多少和其對企業的影響、供應風險和機會兩個方面,對所采購的產品進行項目分類,是企業采購在確定需求、獲取與選擇報價、供應商評價等活動中起指導作用的一種分析工具。本文將從另外一個角度利用供應定位模型,從采購所有權總成本的角度考慮,借助分析該模型來幫助探究采購成本控制策略。
供應定位模型,采用矩陣的形式對產品進行分類:橫軸是根據帕累托的20/80法則,對采購支出金額的劃分;縱軸則是機遇、風險和影響可能性的綜合定位分類。供應定位模型將企業所要采購的產品分為四個大類:日常、瓶頸、杠桿、關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