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機”:如何正確面對職場批評
其實,在我們的職場中,有過批評遭遇的人一定不計其數(shù),那么究竟要如何面對來自職場的批評和指責呢?不妨來聽一聽職場達人們的建議吧。
建議1
別把批評當成個人恩怨
很多時候,當我們受到批評,自尊心會第一反應立刻跳出來質問自己——到底自己做錯了什么要經(jīng)受這樣的指責和傷害!接著,只要我們開始把別人的批評當成了個人恩怨,被憤怒的情緒蒙蔽了理智的結果就是讓事情進一步惡化。
下一次,當你意識到別人的批評讓你覺得受到攻擊、被人看低了,你就得開始注意一下這個時候你接收信息的方式如何。你的反應與信息傳遞的方式相稱嗎?還是你因為感覺被人身攻擊所以才情緒激動起來?
建議2
聽完批評,然后再回應
有時即便別人提出的批評相當有建設性,但因為一聽到批評我們就會立刻做出錯誤的反應——關掉耳朵——所以這些有建設性的建議往往就被忽略了。
打開耳朵聽一聽,你不會因此失去任何東西,而且你也并不是要放棄自己回應批評的權利。你是在接受各種信息,以便可以采取更為有效的方式來回應批評。
建議3
把批評當成一份禮物
在這個世界上,最有效率的職場達人會把批評當成自己通往更高職業(yè)層次的跳板。怎樣做到這一點呢?
其實很簡單,這些達人要么把批評當成從那些經(jīng)驗更為豐富、知識更為淵博的人身上搜集信息的方式,要么僅僅將批評當成促進自己更為努力地工作的動力。無論是哪一種,都算得上一份禮物,對吧?
建議4
在需要的時候才反擊
當我們覺得受到人身攻擊的時候,會把大量時間浪費在如何防守上。有的時候防守很必要,但更多時候你的防守只會讓雙方陷入僵局。
其實你可以表明你的觀點和立場,但是不要讓自己陷入防御狀態(tài)——否則你會覺得更加無力、更加無法掌控局面。接受那些你需要的建議,然后繼續(xù)你的工作好了。
建議5
不要糾結這件事太久
如果你花了很多時間糾結這件事,那么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可能會變成大災難。
在從整個事件中獲取了所有有用的信息之后,你趕緊做點別的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把你的“悲慘”遭遇告訴身邊每一個人,否則你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精力。

2、本網(wǎng)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wǎng)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wǎng)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 為打開國際市場 擴大山西知名度省長帶隊攜知名品牌亮相進博會
- 山西省紡織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毛麻絲產(chǎn)業(yè)科技服務隊在大同中銀紡織服務
- 虎門服交會早知道:第25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暨虎門時裝周備戰(zhàn)會召開
- 富民快訊:2020虎門富民時裝節(jié)11月20日—21日與您盛情相約
- 大朗快訊:第十九屆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chǎn)品交易會圓滿落幕
- 木棉道時尚秀場:虎門時裝周“陌上木蘭·扶搖”時裝發(fā)布會預告
- 時尚品牌的數(shù)字化創(chuàng)新——2020北京時尚高峰論壇北京聯(lián)合大學分論壇暨第三屆品牌與新媒體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 行業(yè)盛事:做小而美、高精尖的專業(yè)展 帶你領略2020虎門面輔料展現(xiàn)場氣氛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