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消費者網購運動服飾有差異——品牌與產品
網購搜索時,消費者查找國際運動品牌產品,多是通過具體的產品款號,而查找國產運動品牌則是輸入品牌名稱。
消費者網購運動服飾有什么特點?百度數據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了2010年運動服飾行業報告(2季度),圍繞網絡銷售,在產品信息搜索、品牌關注度、網民網購特點等方面進行統計,結果顯示,搜索運動服飾時,網民對本土品牌的產品名稱了解程度低于國際品牌。關注國際品牌的網民對產品相關內容的檢索量占比突出,達到47.53%;而關注本土品牌的網民對產品的檢索量占比為32.11%,低于前者約15個百分點。
在網購運動服飾時,消費者會搜索品牌、類別或者具體的產品款號,在這個過程中,為什么查找國際運動品牌產品時,很多人是通過具體的產品款號,而選國產運動品牌則是輸入品牌名稱呢?
本土品牌:創牌階段 忽視產品
根據運動服飾網購的特點,搜索大致可以分為3個層次:一是搜索到品牌再查找;二是在品牌類目下查找,如查找該品牌下的男鞋、跑步鞋;三是直接搜索款號或系列信息,如:直接搜索阿迪達斯清風系列或某款號、李寧凌波系列跑步鞋。而第三類搜索,目標明確,購買成功率高。
網上本土品牌銷售較好的款式,很多時候是采取低價和諸如秒殺的促銷手段來實現,而不是因為消費者真正喜歡該款產品。
浙江亦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捷從事知名運動品牌網銷多年,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本土品牌目前階段依然以大力創牌為首要目的,缺乏有市場號召力的明星款和主打產品,形成買家只能以搜索品牌、查看大類目為主,往往成交率也較低。
胡捷進一步分析,本土運動品牌的成長期僅有10年多的時間,面對中國廣大的消費市場,企業首要做的就是快速、最大化提高品牌知名度,并通過多開店和多鋪貨,達成最后的銷售提升。面對一年4季的訂貨會,企業的研發團隊一直疲于應付,往往以抄板結合自己品牌文化的局部特色來完成開發任務,有的企業甚至已經年銷售達到10億元,卻依然沒有正規的商品企劃和開發團隊,沒有形成自己品牌特有產品線,產品缺乏想象力,品牌文化依附很少。
國際品牌:不斷推出熱銷款
“而國際品牌則千方百計投入人財物力,做好產品,使消費者通過搜索熱銷款進入店鋪產生購買。”胡捷表示。
胡捷認為,國際運動品牌已經過了創牌階段,并且通過在中國市場的長期征戰,對市場和顧客的需求已了然于胸,除必要的品牌推廣和互動活動來維護品牌的鮮活外,國際運動品牌有條件、有資源,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銷售的核心載體——產品上。通過提前一年多的產品規劃和系列企劃,以及配套擬定相應的市場推廣,企業在下單制造時,就已經完成產品后續上市時間、宣傳和推廣計劃、商品銷售管理計劃,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市場推廣款式不斷出新。于是,追隨明星款、廣告款的“FANS”越來越多,因此,很多消費者網購時,就會直接輸入產品貨號來進行比較購買。
“國際運動品牌非常重視產品力的開發與管理。”胡捷說,從最開始的商品企劃、商品故事撰寫、產品FAB(指推銷員向顧客分析產品利益的好方法)提煉和整理、訂貨會和上市商品手冊的編制,以及產品在終端的陳列、面對目標群體的精準廣告和訴求,都遠比本土品牌上幾個臺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