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喜慶80華誕
見證近百年中國歷史的榮辱與興衰,經歷民族工業由弱小走向強盛,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已走過80年輝煌而曲折的歷程。
12月8日,中國紡織工程學會80周年慶典暨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二十四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各界人士在深情回顧該學會光輝歷程的同時,共謀未來發展。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張勤,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賀燕麗,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王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陳樹津、高勇、張延愷,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秘書長楊紀朝,香港紡織服裝學會名譽會長楊勛,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姚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畢國典,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各分行業協會負責人,以及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相關負責人和會員代表出席了會議。大會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主持。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成立于1930年4月20日,80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該學會在中國科協、紡織工業部(中國紡織總會、國家紡織工業局、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領導下,圍繞紡織工業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在團結廣大科技工作者為促進紡織工業科技進步、普及科技知識、培養和發現人才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張勤,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賀燕麗,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王偉分別致辭。他們充分肯定了該學會80年來的發展及取得的成就,并對學會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
張勤談到,在80年的歷程中,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影響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面對“十二五”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廣大科技工作者責任重大。紡織行業要充分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努力建設紡織強國。
賀燕麗說,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充分發揮了紡織領域專家、學者的作用,積極參與國家相關部委規劃制定、項目評審等工作,為國家科學決策積極建言獻策,為行業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萍及l展是行業的靈魂,紡織行業要繼續鼓勵科技人員自主創新,加快技術進步。
王偉談到,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會員遍布全行業和全國各地,是聯系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的橋梁。未來5年是中國建設紡織強國的重要時期,必將為紡織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講話中指出,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會聚了行業優秀的科技工作者,他們是新中國紡織工業建設的骨干力量。該學會團結廣大科技工作者,為建設完整、科學的工業體系作出了積極貢獻。
杜鈺洲談到,紡織工業經過“十五”、“十一五”時期以調整振興、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的快速發展,科技和品牌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當前,紡織行業根據國家近期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及行業實際,正在規劃確定通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二個十年,加速產業調整升級,轉變發展方式,力爭在2020年基本建成紡織科技強國、品牌強國、可持續發展強國和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這四大戰略目標的實現過程必將貫穿著優化產業結構、生產力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和區域戰略布局結構的一系列戰略性調整。{page_break}
杜鈺洲說,近5年來,紡織工業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應對各種不利因素和金融危機的影響,對重點科研項目進行攻關,實現了行業的重大技術進步,推動了中國紡織工業從承接全球紡織服裝制造環節轉移向承接全球紡織服裝創造力轉移的提升。多年的實踐證明,科技進步增強了行業的內生動力,有力地促進了行業增長方式的深度轉變,使紡織行業價值增長貢獻率大大超過數量增長貢獻率。這其中滲透著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及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十二五”是紡織工業調整升級的關鍵時期和實現紡織強國目標的攻堅時期,行業必將發生深刻變化,也必將迎來重要的戰略機遇。全行業要按照《“十二五”紡織工業科技進步綱要》提出的“重點突破、全面提升、健全機制、著眼未來”的目標精神,努力完成“50+110”項技術攻關及應用推廣項目。廣大紡織行業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擔當歷史賦予我們建設紡織強國的神圣使命,為推動紡織科技進步作出新貢獻。
大會選舉產生第二十四屆學會理事會,孫瑞哲當選為新一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馬永喜、王竹林、王啟明、伏廣偉、劉元風、朱勇、阮積祥、李書勤、李金寶、楊勛、肖長發、陳建勇、周華堂、俞建勇、施楣梧、柯惠琪、胡克、趙強、夏志林、徐衛林、戚建爾、謝明、蒲宗耀、潘雪平、潘躍進當選為學會副理事長,龔進禮任學會秘書長。
大會通過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二十三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以及關于修改學會章程的報告,并對學會先進工作者、先進集體進行了表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