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貨店陷倒閉潮 各使奇招扭轉現狀
西武百貨有樂町店店長等人站在正門口向依舊不散去的顧客們鞠躬
一個奢侈、高檔的銀座已經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充斥平價品牌的新銀座
日本的“百貨店”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不景氣。致使這兩年間,走進日本百貨店時,那份冷清讓人難以提起購物的欲望。日前東京有樂町西武百貨店的關張,更給原本就不景氣的日本百貨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年11家百貨店關門
東京在今年圣誕節期間,最慘淡的消息莫過于有著26年歷史的西武百貨有樂町店的關張。
12月25日閉店當天全場特賣,吸引了6萬人前來搶購。晚上9時,店長帶著全體店員站在正門口向不愿散去的顧客們深深鞠躬。當商店大門緩緩關閉時,這一景象標志了一個時代的終結。
西武百貨位于東京最核心的商業地帶銀座有樂町,它的倒閉被稱為“有樂町一張面孔的消失”。1984年,西武百貨開店時正逢日本經濟蓬勃之時,它作為流行文化的發源地而被人們所熟知。1992年鼎盛時期的西武百貨年銷售額曾高達275億日元(約合22億元人民幣),但是2009年的銷售額僅為138億日元。
西武百貨是日本今年第11家倒閉的百貨公司,它將在明年秋季改成以飲食店和平價品牌店為主的吸引年輕客流的綜合商店。日本其他倒閉百貨公司的改造模式也基本相同,綜合家電賣場則是另一種風潮模式。
西武百貨作為銀座地帶首個倒閉的百貨店,意味著曾多年以高級時尚品牌、奢侈消費著稱的“銀座時代”一去不復返。而面向亞洲觀光客,以經營平價品牌為主的新銀座已經誕生。{page_break}
高檔貨沒人氣
由于長期的經濟不景氣,使得日本人對高檔商品的購買欲日漸下降,令百貨店的經營陷入困境。
日本總務省近日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月日本家庭戶均消費支出同比減少0.4%。從消費支出項目看,服裝、醫療保健、交際費等開支減少較為明顯。
據日本專家考證,百貨店不景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網絡電子購物的迅猛發展,搶占了百貨店的市場份額。其二,經濟不景氣大背景的負面影響,使一些物美價廉的休閑服飾品牌大受歡迎。其三,與歐美等國相比,日本百貨店數量過多,顯然供大于求。加之各百貨店所售商品大同小異,無特色可言,更導致一些百貨店在競爭中敗下陣來。現在日本百貨店幾乎每天都在打折,不打折就不會有顧客上門,但打折后必然影響到百貨店的利潤。與高昂的租金相比,利潤和顧客的減少,無疑使很多百貨店難以為繼。
各使奇招扭轉現狀
曾在1991年創下9.7兆日元高額盈利的日本百貨業,2009年的全年營業額縮水將近3 成,僅為6.5兆日元。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有觀點認為銷售額將會探底至5兆日元。
2007至2008年,日本百貨業界曾出現經營合并風潮,并由此產生了三越伊勢丹控股集團、JFR(大丸松坂屋百貨商店)、SOGO西武以及高島屋&H2O(阪急阪神)四大巨頭。此番經營合并,雖可以促使業界重新評估其高成本特性,但在最為關鍵的強化經營體制方面,各大集團并未有所突破。盡管JFR在其大丸心齋橋店采取了時尚商城等一系列大膽舉措,但其他各集團卻似乎并未把握住任何扭轉現狀的契機。
根據銷售額和地段的不同,日本百貨商場大致可以分為3個級別。級別不同,目標客戶群及與各大廠商的交易條件都有所不同,所采取的振興策略也大相徑庭。所以,不能企圖依靠某種單一的盈利模式拯救所有的百貨店。因為即便隸屬于同一集團,其內部也會出現一些經營良好和經營不善的店。
相關機構對日本的208家百貨店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僅有70家能維持生計。部分地方的店鋪正大量裁撤虧損部門,今后很可能會重塑業內現狀或關閉店鋪。緊隨其后迎來的將會是業界重組。
鏈接:
銀座爭搶中國客
2010年銀座最火爆的兩點變化就是多個平價服裝品牌如“forever21”以整棟樓的姿態高調進駐;以及放寬中國游客簽證后,銀座各大百貨店各出奇招爭搶中國客流。
銀座的商家們形容現在的銀座,與你擦肩而過的每3個人里必定有1個中國人。而據調查,赴日中國游客的平均購買力在14萬日元(約1萬元人民幣)以上。
中國游客的購買力拯救了因為國內消費力不足而赤字連連的銀座百貨業。大量適合中國人口味的品牌店正日益成為銀座的盈利指向標。
如在中國游客心中極為出名的化妝品店FANCL,中國客流占該店營業額的6成。為此,該店迅速聘用了5名中國員工來應對洶涌的中國客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