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體育遭遇“成長煩惱”
國美控股集團進軍體育銷售領域,遭遇“成長煩惱”。
6月8日,國美體育運營總監孟磊稱,過去半年多時間里,確實有國美體育總經理李巖,以及體育品牌總監張黎從國美體育離職。
6月初,李巖和張黎分別對外界透露了離職消息,并稱“離職是因為個人原因”。
兩人的離職引來不少猜測。其中,核心點在于國美體育高管離職是否屬于集體行為、國美體育能否復制國美電器快速的發展模式。
孟磊稱,“他們的離職屬于企業正常的人員流動,不會對國美體育的發展戰略和正常經營產生影響。”
孟磊承認,國美體育確實調整了開店節奏。
不照搬電器模式
孟磊認為,國美體育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在發展過程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是正常的。
1月18日,國美控股集團總裁黃秀虹宣布,國美體育計劃2011年底前在北京新開27家門店,全年銷售目標為10億元,5年內計劃在全國建百家門店,把國美體育逐步打造成與國美電器同具影響力的大型專業連鎖企業。
不過,國美體育迄今并未提速。截至目前,創立于2009年底的國美體育,仍僅擁有兩家門店,即北京萬泉河店、財滿街店,分別于2010年5月和10月開業。
深究原因,孟磊稱,目前體育用品行業實行的期貨制供貨方式不能良好地跟上開店節奏。期貨的供貨方式需要提前半年下單,會和開店的節奏產生誤差。目前,越來越多的品牌商開始理解、認同了國美體育的方式,國美體育已經和李寧、探路者、阿珂姆、康爾健野、捷安特、勒斯菲斯等建立起合作關系。
同時,國美體育的門店選址后,需要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和品牌商就開店選址進行溝通,以便使選址更加優化。品牌專家婁峻峰曾表示,國美體育從公司成立到第一家店開業不足半年,想把“國美電器”的模式快速復制到體育用品行業,但這種復制并不簡單。1月初,黃秀虹也表示,“國美體育并非會簡單復制國美電器的模式”。
和國美電器即采即銷的供貨方式不同,體育用品特別是體育服裝大多采用期貨制方式,這種方式比較符合品牌商和代理商運作。國美體育希望搭建體育連鎖大賣場的方式實現廠商之間點對點的合作,以此節約供應鏈成本。
“裸露的金礦”{page_break}
中國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銷售額達1110億元,2010年-2013年,體育行業年復合增長率仍將保持在20%以上。黃秀虹也曾表示,“中國體育產業是一座裸露的金礦”。
目前,在體育用品零售業,大賣場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品牌廠商投建的綜合旗艦店,以銷售單品牌全系列運動產品為主;一種是體育用品零售商開設的綜合運動城,集多個品牌為一體,品牌較為齊全,但受店鋪陳列影響,單品牌的商品集中在部分品類;一種是迪卡儂式的巨型MALL,擁有5000余個產品系列,解決了一站式的采購問題。
體育營銷專家馬崗認為,在產品層面,國美體育與寶勝、百麗等體育用品分銷商區別較大,法國迪卡儂是國美體育最大對手。
截至2010年末,迪卡儂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大連、成都、天津等國內重要城市先后開設了26家門店,其未來的計劃是通過20年左右的時間開設近千家門店。
孟磊稱,國美體育的零售模式不同于品牌代理商的專賣店的模式,也不同于迪卡儂自有品牌的經營模式,而是通過優化供應鏈達到創新,將體育用品的消費和體育運動的培訓及活動推廣有機結合的體育零售模式。
不過他坦陳,“起步難度大,但我們相信創新是原動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