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阻礙中國電商超美國 給力數據暗藏隱憂
即便沒有國慶節、“光棍節”……電子商務零售也已經成為最容易冠以“狂歡”名號的互聯網行為。波士頓(BCG)公司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中國電子商務零售額將在2015年超越美國更似一劑強心針,但給力的數據增長和企業居高不下的熱情下暗藏多種隱憂。
給力數據暗藏隱憂
有兩份數據在近日格外耀眼:國際知名市場咨詢公司波士頓發布報告預測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規模將于4年后超越美國成為全球NO.1;另一邊,中國電子商務霸主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商城創造了單日33.6億元銷售額的歷史紀錄。
波士頓發布的調查報告預測,到2015年,中國的網絡購物市場份額將增至2萬億元人民幣,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網上消費國。
為了佐證上述預測,波士頓公司指出,作為全世界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中國擁有1.45億網上購物者,僅次于美國的1.7億,并將持續增長。這些分析者認為,在中國,幾乎一半的城市人口已經參與到了網上購物之中,而得益于個人收入的增加,未來五年中國的網絡銷售額仍將繼續上升。
幾乎在同一時間,我國工信部印發的《電子認證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預測,到2015年,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包含除網絡零售之外的企業級B2B貿易)將突破18萬億元。
團購網站美團網創始人王興之前對中國網購人群的消費能力也做過思索,他分析稱,“中國每年人均年收入3萬多元,而只有1000多元花在網上,另外的3萬多花在哪了?能不能再轉化些”?
那么中美網絡零售目前的差距有多大?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易觀國際、艾瑞咨詢等多家國內分析機構的數據,去年中國網絡零售規模基本在5000億元左右,而美國商務部披露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網絡零售總額約為1700億美元,剛剛過1萬億元關口。
不過,兩國網購市場增速目前是天壤之別。國內統計機構的多年數據顯示,中國網購市場規模2006年312億元,2007年594億元,2008年1200億元,2009年2630億元,2010年5000億元,基本保持翻番式增長。而美國網購市場增長率一直徘徊在10%-20%之間。
有分析人士開玩笑說:“按照翻番增長邏輯,到2015年,中國網購市場規模不是2萬億元而是8萬億元,但這是不可能的,增速達到一定程度已經開始放緩,即便如此,到2015年達到2萬億元是最保守的估計,能不能超過美國,就看美國網購增速是否能爆發奇跡。”
艾瑞咨詢顯示,今年三季度網購市場同比增速為73.4%,而易觀國際給出的今年三季度網購同比增速僅為58%。
圍觀者仍抱看漲愿景
但投資者和旁觀者信心滿滿。
“中國網民這么多,任何一種互聯網商業模式中國遲早是行業第一。”知名互聯網評論家洪波認為,中國網民已經是全球數量最多,電子商務規模超越美國是肯定的事情。“按照目前發展態勢,從交易額上超越美國沒有最快只有更快。”
洪波認為,除了占絕對優勢的網民基數,中國經濟整體高增長性也是有利環境,“居民有收入增長,經濟態勢良好,就會有網上消費訴求,而美國等發達國家基本還處于經濟放緩甚至停滯的階段,網購增速勢必與經濟大環境相匹配”。
洪波特別指出,在同等購買力的情況下,中國商業分布形態也決定了網絡零售比歐美國家更受網民喜愛。他認為,歐美城鎮比例較高,沃爾瑪等大型實體商超覆蓋完整,而中國除了大城市,在三四線城市嚴重匱乏大型商超設施,電子商務能夠彌補地域局限,滿足這些占比很大的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網民消費訴求。
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在去年就堅信,“未來兩三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完全可以超過美國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他解釋說:“這并不是一個假設,而且有很多決定因素在里面,因為整個互聯網產業已經進入電子商務時代,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大佬和創業者看好這一領域。”{page_break}
按照朱嘯虎的觀點,中國有很多很富余的生產能力,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只要有客戶,就很容易找到線下的OEM(代工)廠商幫你做生產。“這一點在美國市場是不可能的。”他還指出,幾十年來,中國的商業品牌,諸如李寧、安踏拓展影響力的空間還很大,僅靠線下推廣看起來并不完美,線上會是一個重要渠道。
在洪波和朱嘯虎看來,除了大環境因素,資本熱情、創業熱情也是中國網購市場將早晚超越美國市場的推動因素之一。“在美國,排名前十的電商零售商只有亞馬遜和eBay是純粹的互聯網公司,其他的都是由傳統企業線上渠道把控,中國市場,純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熱情都很高,競爭更為多元化。”朱嘯虎告訴記者。
電子商務專家、悠哉網CEO李代山介紹,過去兩年,風險投資向中國電商行業注資了300億元以上。而商務部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電子商務信息、交易和技術服務企業達到2.5萬家。
中國網購高增速藏陷阱
風險一:經營理念扭曲
“形勢很好,風險不小,”洪波認為,就單個企業而言,國內電子商務沒有做得特別好的。因為整個國內電子商務還存在很多不足。
“首次就是思想觀念的問題,”洪波解釋說,模仿歐美電子商務模式的中國企業在技術、團購的儲備上還比較原始。“大家都比較急功近利,拿了錢就想去圈用戶、圈廠商。”他認為,尤其是傳統企業跟風追逐電子商務問題多多,“美邦的邦購網為什么沒做好,因為理念上只把電商作為一個補充和渠道,準備力度不夠,也沒有很好地協調好線上線下關系”。
洪波堅持認為,電子商務是一種完全可以替代線下交易的商業模式,如果這些企業只是存在玩票性質,就不能全力做好電商。在中國目前商業環境下,認真專注電商的企業也會犯錯誤,“經常出現內部規則變動,傷害賣家和買家,規則穩定狀態下也會發生與線下渠道商經銷商的封殺類惡意競爭,最后反噬自身發展”,他指出,這些不當發展態勢都涉及一個核心價值:信用體系。信用體系不健全就會影響與供貨商的關系、與消費者的關系、與物流提供商乃至資本投資商的關系。
風險二:市場集中企業變重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指出,投資市場遇冷,市場投放減少也會影響電商增速減緩,直接導致用戶活躍度下降。他分析認為,C2C平臺的成長速度首先放緩,B2C的成長性雖然更好,但是規模小,難以帶動整體市場的增長。多方數據顯示,去年5000多億元網購零售額有4000億元是C2C平臺淘寶網貢獻,市場過于集中。
樂淘網副總裁陳虎則指出,在網購前端,潛力巨大的移動購物市場面臨移動支付跟不上的局限。而在網購后端,物流配送是個短期難以解決的掣肘。樂淘CEO畢勝不久前曾因“用戶收到空盒子”事件炮轟國內物流配送體系的落后。因此,目前包括京東、淘寶、好來買等企業均在謀劃自建物流體系,但這也牽制了大量資金和人力資源。“電子商務本來是輕公司,但卻越來越重,”這是電商從業者頗為無奈的事實。
風險三:管理團隊動蕩不安
而在具體企業管理層面,F團CEO林寧認為,最重要的是企業團隊和企業文化,發生裁員、假貨、挖腳等惡性事件皆是因為企業團購盲目擴張、急功近利所致。朱嘯虎則道出電子商務的尷尬:挖腳等惡意競爭不斷,影響各企業正常運作,但整個電子商務行業卻面臨人才匱乏局面。有專家預測,未來十年電商人才缺口高達200萬人。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各網站電商高層動蕩不斷,把“挖來對手高管”作為主要公關攻擊手段的也不乏其數。以團購行業位列,經常出現某網站高管帶領整整一個區域團隊出去的事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