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的變局與平衡
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原料價格劇烈波動,人民幣升值預期眾說紛紜,美歐債務危機頻現,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國內市場需求有待提升,產業鏈國際分工出現新動向……這諸多的因素,使得2011年是在充滿不確定性中走過。
近日召開的中國紡織工業的創新年會以“變局與布局——新動力、新平衡、新定位”為核心議題,對中國乃至全球的紡織服裝產業創新的現實資源進行了梳理,圍繞“工業技術創新”和“以資本和品牌提升產業競爭力”等為話題,與參會嘉賓和代表共同探討了中國紡織工業的創新發展之道,突破與發展道路上的困惑與迷惘,以及中國紡織產業格局新趨勢下,紡織企業未雨綢繆的應對之道。
“創新涵蓋并擴展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體制與機制的創新,以及自身觀念的創新,是一項全面的相互關聯和十分務實的系統性的工作”。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先生開幕致辭時提到:創新是是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紡織產業經濟運行情況要以基礎數據為主體,從市場、資源、科技等不同角度,來分析中國紡織工業在全球紡織服裝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和競爭環境”。這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先生在做主題報告時還指出,中國紡織行業在面臨生產成本持續增加、原料波動風險加劇等嚴峻挑戰的同時,將呈現出更加尊重市場規律的理性發展態勢,即:從“產能擴張”向“價值增長” 的轉型、積極平衡的產業發展與環境資源相匹配。他同時提出了把握“變局”機遇期,充分發揮市場需求、產業優勢、技術創新以及金融資本等綜合性內生驅動力,進行有的放矢的戰略性“布局”和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的觀點。合理地規劃區域結構,優化產品結構,以創新創造經濟價值。
“創新是靈魂,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紡織工業高舉創新旗幟,抓住全球化發展機遇,堅持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從纖維生產、終端產品到市場營銷,形成了完整的紡織產業鏈條,產品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值不斷提高,不僅滿足了多元化的內需市場,而且廣受國際采購商青睞,國際市場份額持續擴大,實現了連續十年的快速增長,在全球紡織領域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高”。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先生表述了他的紡織創新價值觀。
在恰似頭腦風暴的“創新的資本驅動力”的論壇環節,中國產業安全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總裁魏景芬、UTA時尚管理集團總裁楊大筠、富麗達集團董事副總裁錢玨美等,共同探討資本市場對紡織服裝行業的理性眼光與潛力挖掘,分析資本市場如何拓展與紡織服裝行業的關聯,運用資本市場的力量使傳統制造業獲得提速發展。在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的背景下,有效利用金融工具和期貨市場同樣可以獲得競爭優勢機會。
該年會的另一個重要議題就是揭曉2011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和“第三批中國紡織行業信用評價AAA企業名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