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得太遲 春裝銷量大跌
在靜安寺的“伊美時尚廣場”中,營業員趙阿姨稱,整個2、3月間,業績大幅度下滑,“跟去年春天比,銷量至少跌了百分之五十。”
春天的到來,往往意味著該買新衣服了。不過,今年的天氣反常,整個2、3月間幾乎與晴天無緣。春天的遲到,讓春裝的生產商、銷售商感到了壓力。
對于服裝產業來說,天氣的突變帶來的不只是銷量的波動,更牽涉到庫存、貨款回收等多個領域。習慣了以一年四季為階段的服裝產業,面對越來越“豐富”的氣候時,往往反應不及。
銷售計劃被打亂
作為上海乃至華東地區最大的中低檔服裝批發市場,七浦路服裝市場是上海服裝行業的“晴雨表”。而今年的異常天氣,幾乎讓這個市場所有批發商的銷售計劃被打亂。
七浦路多家服裝批發商的銷售人員告訴早報記者,受到天氣異常的影響,今年春裝的上架時間較往常要晚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左右。“往年一般2月份就開始上春裝了,但是今年2月份大家掛的都是大衣。2月底3月初,差不多才陸陸續續有春裝出來。”一位批發商告訴早報記者。
在七浦路興旺服飾市場,一家外貿服裝店內,營業員告訴早報記者,今年的春裝不但上市晚,總量也比去年少,“我們拿貨比去年要少,而且還賣不掉。”營業員指著店內仍占著“半壁江山”的冬裝抱怨道:“往年2月份都開始賣春裝了,今年到現在春裝一動都不動,賣的主要還是冬天的大衣,可是又賣得不好。現在這天一天變好幾次,這兩天是熱了,到月底聽說還要冷一次,顧客也不敢買春裝。”
在靜安寺的“伊美時尚廣場”中,營業員趙阿姨告訴早報記者,“本來冬天是淡季,開春是個旺季,現在少了一個旺季,這個損失是補不回來的。”由于陰雨連綿,天氣陰冷,整個2、3月間,趙阿姨的業績大幅度下滑。“你看,今天一天到現在快下午5點鐘了,我的店還沒開張呢。這兩個月跟去年春天比,銷量至少跌了百分之五十。”趙阿姨表示,同在“伊美”的其他一些商戶,情況差不多。{page_break}
返廠量增加兩成以上
“梵可物語”服裝公司是一家有一定規模的服裝生產企業,春裝是他們的重頭產品。公司的銷售人員告訴早報記者,由于天氣異常,他們的生產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銷售人員介紹,今年,由于春裝的銷量上不去,不少商家都將服裝返廠,這一現象讓廠家遭受了不小的損失,“要估算損失的話,今年退回的量,要比去年多20%~25%。這些衣服只能找別的銷售渠道,否則就變成庫存了。”
有廠商介紹,今年春季來臨較晚意味著,即使不考慮銷量受到的影響,廠家回收貨款的時間也會比往年更晚。
“比如說我這批貨500萬元,如果它回來得晚了,就算最后500萬元都能到手,我們也已經受損失了。”銷售人員介紹,“本來我們及早得到貨款,就可以馬上投入夏裝的研發、生產,因為服裝都是提前生產的,所以我們做設計、進面料,都需要現錢。如果春裝貨款回來得晚,就嚴重拖慢我們夏裝的生產流程,這樣拖下去會惡性循環,這個拖慢的問題甚至到了今年底也消化不了。”
春裝價格可能比較“亂”
對消費者來說,商家的大量庫存需要出清,可能意味著換季促銷時的力度增大,給消費者更多低價“淘寶”的空間。而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向早報記者分析,天氣因素本身對服裝市場影響的時間是比較短的。而由于今年春裝的庫存量較大,不排除有商家會利用換季促銷的時段,盡快出清庫存的狀況。不過,并非所有商家都會打折,而今年服裝的價格仍在攀升,因此可能出現價格偏差較大的現象。
“到了春裝銷售的后期,可能會有商家開始打折。但是,并不是每個品牌都打折,賣得好的品牌可能不會打折。”汪前進介紹。他認為,換季促銷時,有的服裝品牌可能促銷,而有的品牌仍然維持原價,這可能讓服裝市場上同檔次服裝店價格偏差進一步擴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