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跌跌不休”繼續走弱
棉價“跌跌不休”
鄭棉期價跌破收儲價格
鄭棉近期連續4個交易周下跌,本年度的合約期價跌破了19000元/噸,一度逼近四級棉的標的報價;下年度的1301合約跌破20000元/噸后,一度遠離收儲價格達到1000元/噸。在多頭認賠離場后,行情有所反彈,對前期的巨幅跌勢進行修正。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顯示,5月的下跌速度有所加快,5月的跌幅接近400元/噸,Ccindex328指數5月21日報價18970元/噸。內地428均價指數也保持繼續走低的態勢,5月21日報價18350元/噸,5月下跌了240元/噸左右。
外棉競爭優勢仍舊明顯
外棉在簽約取消和供需報告利空的情況下,大幅下跌到80美分以下。
由于外棉的大幅下跌,港口外商報價持續下滑,國際棉花價格指數CotlookA(FE)顯示棉花價格跌幅較大,指數已經連續跌破了100美分和90美分,截至5月21日CotlookA(FE)指數報收85.40美分/磅,折合人民幣14236元/噸。
棉替代原料價格繼續走弱
棉替代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的價格近期跌幅不大,上游的成本和與棉花的比價給了化纖紡織原料競爭力。5月18日,棉花網滌短指數報價10880元/噸,較4月末下跌了100元/噸;粘短報價16070元/噸,較4月末價格下跌了150元/噸。
紗線走勢持續疲軟
由于庫存的壓制,紗線價的走勢仍舊偏弱,5月18日C32S紗報價26240元/噸,精梳40的指數31460元/噸,5月月初受魏橋調價影響報價一度回升,但銷售不暢使得價格難以上行。
目前山東濱州某大型紡企仍沒有收購計劃,紡織紗線的開工率在70%,5月初上調了部分紗價,部分適銷規格棉紗上調500~1000元/噸,個別規格(送廣東價格)上調3000元/噸,現其精梳J32S、J40S分別報32000元/噸、33500元/噸,普梳高配C32S報31500元/噸。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近期在廣東地區銷售較好,故相應規格的價格開始上調。
全球棉花消費量下調
USDA5月份全球棉花供需預測報告顯示,本年度全球棉花產量調整不大,但消費下調到2318.5萬噸,調減了27.4萬噸,使得最終的期末庫存調增17.6萬噸到1456.2萬噸。消費調整主要是將中國下調了10.8萬噸,其他調整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用棉國。而中國發放配額的行為使得中國的進口量被繼續上調到468.1萬噸,上調了21.8萬噸,筆者認為能否達到還存在很大的變數。中國消費的下調和進口的增加使得期末庫存調增32.6萬噸到535.1萬噸,大部分為國儲。中國進口的調整對應印度、巴西等出口國庫存的下調。
總體看,對本年度的數據預估比較偏空,主要原因是對消費量的下調,筆者預估USDA和ICAC的預估值仍舊相對偏高,但從USDA的調整節奏看,后期下調的幅度已不會太大。
對2012/2013年的數據預估上,中國的產量下調到664.1萬噸,這和目前國內調研的面積下降的幅度基本吻合;消費被繼續調低主要是基于對經濟的看空,后期消費數據存在較大幅度的調整可能性;進口量的下調和期末庫存的上調未出意外。
在對全球棉花的預估上,報告較上年度調減了全球產量,幅度達到5%,但消費被小幅上調,全球產量仍比消費量高出145.9萬噸,轉為新增庫存。
美國產量較上年度調整31萬噸到370.1萬噸,但出口增加13萬噸的量和相對較穩定的消費量使得期末庫存繼續增加。
國內棉花供應充足
根據之前筆者對國內棉花供應的分析,本年度國產棉花總的供應量為714萬噸,交儲量為313萬噸,則總的剩余商品棉為401萬噸。而從新疆的站臺發運看,截至5月15日共發運了商品棉120萬噸,由于近期加強了出疆棉的運力,按照每日有160個車皮對商品棉的運輸,5月末,運到內地的新疆棉數量能達到130萬噸左右。本年度截至5月末國產棉內地總供應在428萬噸左右。
外棉方面,在廣交會訂單下滑、出口數據慘淡的情況下,政府作出了有利于降低用棉成本的決定。5月9日筆者得到消息稱配額已經下發,數量或為100萬噸,分國營和民營發放,發放為逐步下發,配額有一般貿易也有加工貿易。前期一些紡織企業已經訂購的外棉,正等著配額清關。新的配額也開始流入市場,價格在2000元/噸左右。
由于配額到手,港口未清關的棉花將部分開始清關,前期配額遲遲未發,使得港口未清關的棉花數量巨大,而清關的棉花逐步被消耗,目前港口的棉花中未清關的棉花占了大部分。從4月份50.97萬噸的進口量來看,未清關棉花4月增加至少20萬噸以上。
國內棉花需求依舊低迷
中國棉花信息網調查顯示,截至2012年4月底,國內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為242萬噸(包括外棉和進入流通環節的棉花,不包括國儲棉),較3月底的287萬噸減少45萬噸。其中,內地商業庫存為177萬噸,新疆商業庫存為(未出疆)65萬噸。內地產區中,黃河流域的冀、魯、豫、晉、陜五省共有庫存97萬噸,長江流域的蘇、皖、鄂、湘四省共有庫存68萬噸,其他分散產區12萬噸。
從中儲棉的工業庫存看,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抽樣調查顯示,截至5月9日,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約為38.6天(含到港進口棉數量),環比減少5.3天,同比增加0.5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增加2.7天。根據相關數據推算,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約88.8萬噸,環比減少12%,同比減少8%,比近三年平均庫存減少8.3%。全國主要省份棉花工業庫存狀況不一,福建、安徽、江蘇等省份的棉花工業庫存相對較大。
由于樣本的差異,從筆者的調查結果看,用棉企業由于規模的不同,對原材料庫存的天數控制不一,特別是一些小廠棉花庫存已經調到了兩星期左右。
按此核算,3月底農戶手中的籽棉量在15萬噸左右,有一部分要轉移到商業庫存中,加上工業庫存的減少(需要根據棉監系統的供需預估進行調整),在加上清關的棉花量,則4月份的消費量大約也就是在70萬噸上下,棉花消費依舊比較低迷。
紗和布庫存居高不下
根據中儲棉的數據,截至5月8日,被抽樣調查企業紗產銷率為97%,環比上升1.4個百分點,同比上升10.1個百分點,比近三年平均水平上升4.6個百分點;庫存為17.3天銷售量,環比下降0.9天,同比下降6.2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下降0.8天。布的產銷率為90.9%,環比上升4.1個百分點,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比近三年平均水平下降2.2個百分點;庫存為55.4天銷售量,環比下降1.2天,同比增加17.8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增加20.1天。由于企業積極降低開工率,使得紗、布的庫存略有下降,但是仍處于高位水平。
服裝庫存情況依然嚴峻
在2011年創出了711.03億元的高存貨后,2012年,紡織服裝業的存貨增至731.72億元,比上年一季度的623.23億元增加了108.49億元,同比增長17.4%。數據顯示,在上述84家上市公司中,有72家公司的庫存超過億元,12家公司庫存過10億元。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紡織、服裝、皮毛業22家上市公司中,有15家公司的存貨周轉率為負值。其中有9家公司存貨周轉率下降10%以上。
紡織品服裝出口慘淡
4月份紡織品的出口數據仍舊慘淡,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4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約188億美元,同比減少5.4%,增幅下滑18.8個百分點;環比增加0.06%,增幅下滑93.4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84.07億美元,同比減少4.12%,環比減少1.15%;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03.94億美元,同比減少6.42%,環比增加1.06%。2012年1~4月,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688.14億美元,同比增加0.48%。
第111屆廣交會第三期會展于5月1日~5月5日舉辦。展會上雖有外商訂單,但是國內紡企由于考慮成本,并不敢接報價太低的單子,不少歐美的低端大單已轉移到孟加拉國、泰國、越南以及柬埔寨等東南亞地區。5月2日上午,商務部副部長李金早在111屆廣交會期間召開外貿形勢座談會,了解本屆廣交會成交情況及今年外貿總體形勢。對于今年的外貿形勢,各單位代表普遍表示總體形勢不樂觀。部分代表對今年出口增長10%表示信心不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