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棉花全程機械化要走的路還有多遠
濱州在全國(新疆以外地區)率先示范的棉花全程機械化,隨著近日全國機采棉現場會在濱州的成功舉辦暫時告一段落。然而筆者也注意到,困擾棉花全程機械化的問題仍然不少,實現棉花全程機械化要走的路還有很長一段。
在機采棉采摘示范現場,擠滿了人群,人群中不乏棉農的身影。棉農已經從示范現場看到了棉花產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而真正讓棉農接受機采棉模式,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有思想上的,還有體制上的。棉農關心的問題是棉花全程機械化進程中需要攻破的第一道難題。
棉花全程機械化,棉農最關注的問題是農機具的更換。棉農家家戶戶都有成套的農機具,耕、播、管環節的農機具齊全才能實現從種到收不求人,一家一戶農機具的投入已不是一個小數目。而按照棉花全程機械化新模式,動力小的拖拉機要換,一般機具都需要改制,特別是采棉機等大型機具投入較大,一家一戶難以做到。沾化縣承擔兩年的試驗示范,因為棉花全程機械化的機具遠水解不了近渴,該縣農機局農機技術推廣站只能指導承擔示范任務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更新動力小的動力機械,改進需要與農機農藝融合的耕、播、管等環節的機具。而目前,承載棉花全程機械化的平臺也僅僅是農機專業合作社。
完成試驗示范之后,棉花全程機械化的重點在哪里?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研發中心棉花收獲機械化研究室主任、(機采棉)崗位專家、新疆農墾科學院機械裝備研究所研究員周亞立認為,從新疆的經驗來看,新疆雖然是我國棉花全程機械化開展最早的地方,但整個新疆的棉花綜合機械化水平并不是很高。2011年全國機采棉面積400多萬畝全部集中在新疆,其中,386萬畝在新疆建設兵團,而在地方只有十幾萬畝的規模。為什么在建設兵團機械化水平高,關鍵是兵團的體制和機制所決定的。濱州未來棉花全程機械化的重點應在擴大示范推廣規模上,有了好的示范,棉農才會跟你走,而只有擴大規模,機械才有用武之地。大面積推廣需要各個環節的通力協作,采棉機、清選加工機具的增置,必須有一定規模的面積來支撐,只有各環節協調一致了,實現棉花全程機械化的日子也許就不遠了。
濱州市機采棉試驗示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政府推動、政策引導、部門聯動、市場互動、項目拉動、示范帶動將會在全程機械化進程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棉花是濱州市最大的經濟作物,在主要糧食作物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之后,及時調整政策、制定措施、適時把握農機化工作重點調整的機遇,推進棉花全程機械化已成為棉花主產區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面臨的當務之急。
濱州市的小麥全程機械化用了10年的時間,玉米用了5年。棉花全程機械化當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氣呵成。考慮到棉花全程機械化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我們應在科學規劃的前提下,分步實施,逐步推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