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企消化庫存能力在提升 多環節聯動應對市場變化
如今,服裝行業和企業已經高度重視不合理庫存問題,各公司也紛紛采取各種措施積極消化庫存。比如,通過產品規劃、定價控制等各種手段調節生產采購及銷售訂貨規模,提高市場預測能力;通過網絡線上銷售,開辦折扣店,加大促銷力度;加強內部管理,提高信息化控制、終端銷售能力,對貨品進行有效調撥等。
通過以上措施,部分上市公司庫存情況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2012服裝大會期間,報喜鳥集團董事長吳志澤對庫存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庫存是每家服裝企業都要面臨的問題,企業大多是靠預測來生產,特別精準的預測是不現實的,一定會有不可預測的情況出現,除了品牌自身產品開發和銷售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與整體的經濟環境有關。大環境好的時候,庫存就低一點,大環境不好時,庫存就高一點,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企業對自己庫存本身有消化能力,現在也有很多渠道來消化庫存,比如奧特萊斯、電子商務等。經濟不好的時候,消化庫存的力度自然也會加大,但消化庫存是要在第二年以后,當年庫存高不是洪水猛獸。總體來說,庫存量是經濟周期的正常反映,對服裝企業來說,高庫存不是世界末日。
服企消化庫存能力在提升
事實確實如此。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服裝企業擁有消化庫存的能力,并且隨著近幾年信息化的發展、消費渠道的變化,服裝企業消化庫存的能力實際上在提升。
七匹狼在銷售模式上采用“一條龍”模式,自產自銷,從而大大增加了利潤,同時七匹狼在電子商務上的發展也占有一定優勢。七匹狼公司證券部門代表陳平告訴記者,公司電商業務主要是對存貨進行處理,她表示電商對存貨控制的貢獻很大。
在石獅,服裝企業也花了不少精力去研究如何處理庫存,而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打折,設置特價區和由統一折扣店銷售。但單靠降價甩賣對于處理庫存是不夠的,日前,石獅飆山狼、凱帝、金絲賽馬等做品牌的服裝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他們為服裝加盟商和直營店傳授如何消化庫存的獨特秘訣。
逢節假日,諸如襯衫、西服等有一定共性的產品都適合發展團購業務。特別是許多直營店和加盟店在當地都擁有一定的人脈關系,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關系開展團購,因服裝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團購活動很受大家歡迎。而團購能產生批量銷售,對清理庫存很有幫助。
當現有的銷售渠道不夠用,庫存多的時候,服企要考慮針對目標消費群體,是否還存在其他形式的銷售渠道。據悉,目前出現了一些專業收購庫存產品的公司,設置專業的賣場進行庫存品銷售,比如唯品會等,石獅不少服裝企業選擇跟這樣的公司合作。
當然,如果國內市場消化不了庫存產品,服裝企業也可將庫存賣到國外。總之,社會各界實在沒必要為服裝企業處理庫存費神。
多環節聯動應對市場變化
“小批量、多波段,快時尚品牌ZARA就是采用這種方式。”設計師嚴明表示。ZARA的正價銷售期的庫存率是17%,周轉很快。它是生產出夠一定時期銷售的量后,就很快地上新貨,這樣保證店里永遠有新貨。而量小造成稀缺,也可以避免大批量生產造成的庫存。
但這非常考驗開發團隊對市場的了解和把握,同時物流系統也必須跟上進度。國內很多品牌做不到源源不斷地一周上兩次新貨,但可通過舉辦多次訂貨會,以應對變化迅速的市場。
派尚服裝搭配學院院長康藍心表示:“通過搭配可以有效消化庫存。庫存的春夏款與秋冬款一起,可以搭配出別具一格的效果。庫存的基本款,也可以與新款搭配出新的風格。”
搭配師和買手一起,在買手下單時就直接指導進貨。如哪些款式不適合生產大碼款,哪些款式要有特殊款,應該在設計師設計之前就有市場調研。不管什么樣的身材、氣質的客戶到店里都能買到適合自己的服裝。同時,還有一個標準,店內的服裝最少不能少于35款。35款才能讓顧客有充分的挑選和搭配余地。
服飾產品的季節性、流行性,決定了服飾產品的銷售時間極為重要,一旦錯過時機就很可能成為庫存產品。“這一季會流行什么,消費需求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營銷部門要提前調研,而不是僅靠設計師的敏銳來把握市場需求,甚至上一季的銷售數據也不能作為判斷標準。”業內人士表示。
總之,今天的“庫存門”說到底是中國服裝(000902,股吧)行業轉型升級的陣痛,根源在于世界經濟環境變化而導致的中國服裝業發展速度減緩,這是經濟發展中的正常現象。就像中國利郎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胡誠初說的那樣,“高速發展必然會產生泡沫,國家經濟過快發展會出現房地產泡沫,服裝行業出現庫存泡沫也很正常,不必視之為洪水猛獸,關鍵是發現之后要做積極調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