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是服裝價格上漲一大緣由
在服裝庫存嚴重的情況下,新品為何非要漲價?是否因成本拉動,和庫存產品有關系嗎?在服裝業整體景氣度欠佳的壓力下,服裝的定價策略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和調整?下面從三個方面對今年服裝新品漲價進行揭秘。
揭秘一并非全由原料成本推動價漲
對于服裝新品漲價原因,吉林省紡織服裝行業商會秘書長劉克力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主要是成本拉動,不僅僅是原材料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款式面料升級,設計理念提升都會加大生產企業的成本。比如,目前省內服裝業工人工資一般在2000元左右,與去年相比,這部分人工成本的漲幅約在10%~20%。企業普遍面臨著“漲薪留人”問題,部分企業采用裁員、減少生產量的方式來壓縮成本。
卓創資訊棉業分析師孫立武表示,作為紡織服裝的主料之一,從近兩年的棉花價格波動走勢來看,幅度是比較窄的。因此,可以判斷原料成本在服裝價格上漲中發揮的作用較小。營銷渠道開拓成本增加,包括商場的租賃費,終端服裝店代理費等;另外,通過提高新品價格來彌補高庫存帶來的利潤缺失。
揭秘二用減產提價來分攤成本
影響今年服裝價格整體上漲的因素當中,還有廠家減少生產量而傳導出來的提價因素。據服裝零售商趙老板介紹,對于批量生產的服裝來說,生產1000件與生產800件所付出的除原材料之外的成本是差不多的,原本生產1000件每件賣50元的話,成本就能合上,而現在減產至800件,如果每件仍賣50元,則未必能彌補多出來的那部分成本支出,因此,為分攤成本價格自然就提上來了。
揭秘三去庫存逼出“陪襯定價”
“服裝行業有其特殊性,市場需要靠‘新品驅動’,因此,即便是行業面臨著高庫存壓力,每年還都必須有新品推出。”上海博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劍鋒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在目前整個服裝業去庫存化的危機下,新品與庫存間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新品賣得越好,庫存就更不好賣,而當季新品賣得不好,則又會形成新的庫存。兩難的抉擇下,服裝企業勢必面臨取舍。
高劍鋒表示,這一輪的服裝價格上漲,決定性因素是“定價策略”。通過高價新品的“陪襯定價”辦法,無疑對去庫存能夠收獲比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當本季新品形成新的庫存后,當前的較高定價也會為將來經銷商折扣預留足夠空間。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認為,近年服裝品牌進行打折促銷已經成為市場常態,不論價格高低,消費者都更傾向于購買打折產品,商家掌握消費者此種心理之后便紛紛提高定價,維護自身利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