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海關推粵東紡織業提升“自動化”
近日,汕頭海關表示,汕頭海關貫徹落實國家結構性減免稅政策,鼓勵關區內的紡織企業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提升產品工藝水平,降低勞動力用工成本,提高競爭力,促進粵東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海豐聯嶺公司近年來進口減免稅設備200臺,不斷優化產能。之前需要5000~6000個工人,而今只需要20個左右的工人,可有效緩解用工荒;針織工藝也得到較大提升。
很多復雜的工藝只需要通過設計編程人員在電腦上輕松完成,電腦橫編機可以完成很多手工無法完成的復雜工藝,使產品得到更多客戶的信賴。3年來該公司出口總額達1.56億美元,年均出口增長率28.3%。
相關鏈接:
泉州率先試點實施“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工程以來,取得初步成效。昨日,我市召開“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工程推進會。
目前,我市已研發10個紡織機械新品種、6個建材機械新品種、4個工程機械行業新品種,機床產業中龍門加工中心涵蓋所有國家目錄產品,高端數控裝備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在數控系統推廣應用方面,不斷推動客戶使用國產化系統。
其中紡織鞋服產業使用國產數控和伺服系統1000多套,數控機床產業使用100多套,建材行業使用200多套。相關制造業企業可減少勞動力用工20%—30%,有效降低了工業生產能源消耗。
據海關統計,2014年5月我國進口棉花19.15萬噸,較上月減少3.29萬噸,降幅14.6%,同比減少44.6%。平均進口價格為2137美元/噸,較4月上漲50美元/噸,同比上漲4.9%。
分析顯示,5月我國紡織企業資金較為緊張,采購棉花謹慎,儲備棉投放成交量呈下降趨勢,同時棉花進口數量也較上月有所回落,而進口平均價格則繼續上漲。配額使用以1%關稅居多,比例超過半數。
貿易方式中進料加工成為最主要的進口方式,來源國仍集中在印度和美國,數量有所下降,澳大利亞和烏茲別克棉大幅增長。進口海關以青島、南京和上海為主,進口地區以江蘇和山東為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