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場內外棉差價的再次縮小 棉紡廠觀望態度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內外棉差價再次縮小,買家“作壁上觀”。
7月上旬以來,ICE期棉和鄭州棉花期貨雙雙下跌,其中ICE盤面主力合約跌破72美分、70美分關口,國內鄭州期貨CF1501合約聯動下行至14500元/噸以下,青島、上海、張家港等港口保稅區外棉美元、人民報價應聲下探,7月10-11日張家港印度棉S-61-5/32〞、SM1-1/8〞西非棉報價分別為16400-16500元/噸、16700-16800元/噸,即期裝運美棉EMOTSM級報價87.50-87.60美分/磅,較5月上旬下跌近17美分/磅,跌幅達到16.3%以上。一些外商、進口商反映,不僅中國、印度及其它東南亞買家短期“買漲不買跌”的心態突出,孟加拉國、土耳其、墨西哥等采購商也“多看少動”,現貨市場成交仍非常冷清,為數不多的紡企詢盤主要集中在近期裝運的SM級西非棉、澳棉、8月裝運的巴西棉以及少量的烏茲別克斯坦棉,泰國、越南和印度紡企表現相對活躍。
由于自6月中旬以來港口保稅美棉、西非棉、印度棉基本處于滯銷狀態,6-7月份仍有一部分2013年度陳棉按合同裝運、抵港,M、SLM級澳棉抵港量不斷上升,保稅區棉花庫存壓力呈現上升勢頭,因紡企、貿易商對陳棉不再“感冒”,外商和出口商抓緊推出“特殊報盤”的低等級澳棉。
至7月10日,ICE主力合約經過“八連陰”行情,先后擊穿77美分、75美分、72美分和70美分關口,10日再創68.37美分年度新低,雖然上周美棉出口簽約、裝運數據大幅好轉,較前周增長94%,中國買家開始少量訂購新棉。
在ICE破70美分后有一些棉紡織企業、貿易商的買盤緩慢入市,投機基金也“返空做多”,但機構和棉商恐慌情緒較濃,2014/15年度美棉產量調增、期末庫存調增的預期強烈,加上中國現貨、期貨市場聯袂下跌對ICE主力形成打壓,12月合約雖然跌幅收緩,但處于下跌通道,探底尚未結束,若天氣、產量和中國政策配合,ICE主力合約有望靠近甚至階段性跌破65美分強支撐位。從調查來看,雖然目前ICE盤面、10-12月船期的報價已跌至買家心理預期附近(美棉EMOTSM級至85美分/磅、印度棉S-6至80美分/磅以下),但由于2014年一般貿易棉花進口配額緊缺、中國國內棉價或與外棉價格“倒掛”的擔憂使棉紡廠選擇“作壁上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