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棉農棄棉現象蔓延
從今年開始,由于進口棉花價格持續上漲,國家已開始陸續減少棉花進口。據海關統計,3月我國進口棉花12.79萬噸,較上月減少3.11萬噸,減幅19.6%。
對于棉農而言,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收益,如果種棉收益不及水稻,拋棉也是無奈的選擇。不過,由于水稻需要水利,而過去種棉已讓水渠水庫失修,所以他們只能轉到玉米馬鈴薯上,或者干脆栽樹。
德安縣農業局長過其好說,如今種地的自主權在老百姓手里,縣農業局只能進行引導,比如引導農民種玉米、種馬鈴薯、種桑養蠶等,棉花如果價格低迷,就不可能永遠種下去,要進行農業結構的調整。
2014年以前國家是按保護價收購棉花,棉花價格基本在4.5至5元之間,現在已跌至3元。
在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農民最終只能用腳投票,放棄種植棉花。
事實上,棉農棄棉的現象不僅在江西,湖北、山東等棉花種植地區均出現。
某資訊機構分析師孫立武說,棉花從2010年10月份新棉集中上市之后就重回了低價時代,同比下降27%,預計今年基本在13000~14000元/噸徘徊,棉農的籽棉銷售價格同比下降25%~31%。“棉農的實際收益和與糧食、蔬菜相比差距太大,棉花的種植積極性仍會下降,預計2015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跌至4900~5000萬畝,同比下降18%~19%?!?/p>
棉花種植的下降還受到進口棉花的沖擊,2014年全年,中國進口棉花244.07萬噸,同比減少170.97萬噸,我國對進口棉花實行配額制,在配額內的棉花只收取1%的關稅,如果超過則收取40%的關稅。
孫立武接受采訪時說,國內外棉花價差基本持平,之前是按照滑準稅核算,今年只發放89.4萬噸1%的配額,但1%的關稅通關與國內流通的棉花還有2000元/噸左右的價差。
在徐叢輝看來,國內棉花市場價格受國外進口棉的影響大,美國機械化程度高,而非洲的勞動力成本低,他們有自身優勢,我們國家勞動力成本高,如果棉花賣兩塊錢一斤,農民就虧本,企業自主經營,他們由市場調節,所以他們愿意用進口棉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