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外貿出口訂單縮水:“O2O+私人定制”找活路
前幾日,阿里巴巴舉辦了第三屆服飾訂貨會,展位從第一屆的80個擴展到如今的500個,人氣頗旺。來參會的一位廠商表示:“原本我們都是接外貿出口的單子,這兩年訂單縮水得厲害,現在我們工廠80%的貨都是為線上客戶服務。”
發現這樣的現象不僅僅是個案。浙江為數不少的服裝廠在十年間感受到了四季的輪回——
十多年前外貿火,訂單一張張地飛來,老板接了單四處招人加工趕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外貿訂單明顯減少,大多數服裝加工廠陷入半開工狀態,生意一落千丈;近幾年,淘寶賣家開始找上門來。起先部分服裝廠還看不上這樣零散的單子,漸漸地發現這是最現實的活法。現如今,杭州不少服裝廠開始轉型,接下淘寶賣家“私人定制”的訂單,交由喬司這邊的服裝廠打版制衣。O2O+私人定制,讓這些服裝小廠的老板們重新看到了曙光。
為淘寶店家打版制衣,喬司大部分服裝廠找到了活路
葛衛斌在喬司有一家自己的服裝廠。10年前,工廠大部分的訂單都以外貿為主。
幾年后,葛衛斌漸漸感受到了寒意。“隨著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等等因素,外貿訂單一年比一年少。”
一次偶然的機會,葛衛斌接觸到了幾個有想法的淘寶賣家。雙方相談甚歡,決定合作。
“2010年到2013年是線上訂單量特別大的幾年,有些賣家的訂單一季度就能有5萬件。”葛衛斌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淘寶走的是“爆款”的推廣路線。廠里做的幾個款式放到網上輕輕松松就變成了“爆款”。
聽說淘寶生意好做,呼啦啦的,喬司附近的服裝加工廠都開始來搶線上訂單了。
大約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爆款”路線越來越難打造了。阿里巴巴開始大力推廣“天貓”后,很多淘寶個體賣家感覺流量在流失。很快,葛衛斌也受到了影響,“比起前幾年,我們的線上訂單也開始縮減了。”
誰都沒想到,葛優葛大爺的《私人定制》一上映,就把“私人定制”的概念給炒火了。機靈的淘寶賣家立刻打出了“私人定制”的招牌。追逐潮流,崇尚個性的“90后”對于在大街上撞衫這種囧事是排斥的。有時候僅僅是襯衣的袖扣,胸口一個LOGO,他們也要自己DIY,標新立異。
私人定制走紅,服裝廠漸漸開始接受小訂單
浙江菲斯特公司有限公司是溫州的一家家族企業。總經理黃智哲表示,從他的爸爸這輩就開始經營服裝廠,之后交給他打理,現在由兒子來接班管理。“菲斯特”也同樣經歷了服裝企業的瓶頸期,這兩年公司開始增加線上訂單后,才重新找回了商機。
“2006年公司頂峰的時候,我們的出口訂單產值在2億左右,1800個工人。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訂單縮水得相當厲害。”
“很多傳統服裝廠接不到訂單,管理也有了危機,奄奄一息的工廠特別多。最主要的都是在關鍵的轉折點沒有把握住機會,也不會自己去創造機會。他們就是一直等著訂單飛過來。但是老底子的訂單模式早就過去了。”黃智哲表示,在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調整后,廠里目前留下了400名工人。
雖然90%的訂單還是以外貿為主,但和葛衛斌一樣,黃智哲的公司接了不少線上賣家一對一的定制單子。
如今,在喬司,很多服裝廠的線上訂單已經遠遠超過線下訂單。最初,做慣了大單子的服裝廠,接到淘寶賣家這些私人定制的訂單時還有些不情愿。因為每單數量都很少,有些甚至只有五六十件,為此專門打版制衣,似乎有些不劃算。
漸漸地,喬司老板們發現,這樣的訂單數量不大,卻源源不斷。這次阿里的服飾訂貨會上,甚至來了不少省外的客商,有東莞、汕頭、深圳這些南方城市的,也有特意從北方趕來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