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百貨商店是否會消亡?
今年第一季度百貨商店營銷并不樂觀,百貨商店消亡的報導鋪天蓋地。百貨商店是否會消亡的話題又一次被提及,有人對此潑冷水,而有人卻強調百貨商店的重要性。
傳統商業不景氣 給商業地產布局及運營提出新挑戰
隨著電商的興起,零售企業正在遭遇著不小的沖擊。也因此,商業地產的運營困境也在不斷暴露。然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卻并沒有阻止資本進入的步伐,保利、龍湖等開發商齊齊進軍商業地產領域。但是,在行業整體并不景氣的現狀下,新資本的加入最終會讓商業地產形勢雪上加霜,還是開拓出一片新局面,尚未可知。
傳統百貨轉型之路:推倒重來,還是漸進改革?
轉眼間2016年已經過去一半,朋友們聊起今年的百貨業績都紛紛搖頭。不光地段普通的項目在掙扎,連占據城市核心商圈的百貨大佬們,也都要變中求生存。說的極端一點,很多百貨面臨不改死路一條,調改尚有一線生機的狀況。
近年來,商業市場巨變,各百貨商場的背景、理念不同,因而調改的策略、措施也不同。整體而言,調整偏保守,這可能也是百貨都在調改,而頹勢難逆的原因之一。
臺灣百貨業者力圖擴展 以取一席之地
百貨業界指出,快時尚天天開店衝擊到百貨女裝服飾樓層,近幾年光是服飾業包括男女裝與童裝就縮水500億元,連鎖百貨像是新光三越、SOGO、遠百等早已積極引進餐飲或娛樂等體驗型業種,以因應快時尚衝擊并區隔電商網購市場,提升比例從1至2成不等,至于購物中心餐飲加娛樂比例甚至高達50-60%。
百貨出現閉店趨勢 百貨業該如何度過寒冰期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自2010年起,實體店拐點出現,零售企業進入銷售下降、利潤下滑的區間。從2010年至2014年,連鎖百強銷售增幅持續回落,年銷售增速分別為21%、12%、10.8%、9.9%和5.1%。2014年,百強企業門店數增長4.2%,其中23家企業關店數超過新開店鋪數,7家企業店鋪數與上年持平。
百貨商場的服裝和時尚生意受亞馬遜電商沖擊
百貨商場陷入恐慌,美國一些最大連鎖百貨公司的高管們很難解釋,為什么消費者不在他們的商場里花更多時間和金錢了。在傳統零售商舉步維艱之際,銷售折價知名品牌的連鎖店在擴大市場份額。Kohl''sCEO曼賽爾(KevinMansell)表示,這家擁有1100家門店的連鎖百貨公司仍在設法弄清以下事實,最近客流量的下降有多少與他能通過調整庫存和營銷所解決的問題有關,又有多少與經濟形勢或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有關。
虧損店再剝離 華堂商場在京生存岌岌可危
關店夢魘持續籠罩著華堂商場,據了解到,華堂商場大興店將于7月1日閉店,結束這家11年老店后華堂商場在京門店數量將僅剩4家。未跟進市場做出改變,讓北京華堂商場在2008年之后的經營里飽受業績下行之苦,近兩年北京區域不斷釋放負面信號。惟一有上行走勢的華堂商場食品館也可能因所在物業易主面臨變數。虧損加劇,華堂商場在京進入倒計時?
消費者購物模式刷新 傳統百貨商店生存堪憂
2016年第一季度對于百貨商店而言,就像以往的大多數季度一樣,銷售并不樂觀。近年來,網絡購物作為比實體購物更好的替代選擇成為了更喜聞樂見的消費方式,而新生的千禧代也更傾向于根據產品體驗而非產品本身購物,再加上經濟危機時期鋪天蓋地的打折使消費者學會尋找更合適的購物價格(折扣產業鏈因此而成功)。百貨商店銷售額下降是這些綜合因素的自然結果。
百貨公司該如何應對消費環境和消費者的改變?
百貨公司低迷的財務表現已經持續了數年??赡艿挠绊懸蛩赜泻芏?,包括網購和電商的興起、80后90后對消費體驗而非產品本身的偏好,以及經濟低迷時期的優惠策略讓消費者對打折商品更加依賴。根據咨詢公司Green Street Advisors的統計,全美還需關閉800家門店,也就是總數的20%,才能讓百貨行業從過度飽和回到一個比較健康的狀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