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紗貿易商匆忙訂貨很可能被套住
據了解,受6月下旬鄭棉期貨、國儲棉競拍成交價、棉花現貨價格聯袂大幅上漲的影響,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的棉紗經營商為規避風險、降低資金占壓紛紛減少甚至停止從棉紡廠提貨及采購,OE10S-OE21S、C21S-C40S紗詢價、成交較五六月份明顯冷清。貿易商表示,一方面部分紗廠C40S及以下棉紗報價普漲400-500元/噸,個別大廠甚至報漲800-1000元/噸,但下游中間商和織布廠消化能力不強,紗價協商成交難度上升,貿易商擔心騎虎難下;另一方面,棉紡織廠、服裝企業及外貿公司對近期國家有關部門將出臺政策增加棉花供應的預期強烈,一旦7月份棉價出現劇烈波動,棉紗貿易商匆忙訂貨很可能被套住。
河南、湖北等地棉紡廠分析,近日棉花原料大幅上漲引發的成本壓力已逐漸向下游紗、布、服裝傳遞,但與鄭棉合約CF1701、國儲棉成交價短短20天分別上行2690元/噸、1913元/噸相比,棉紗僅報漲500-1000元/噸(實際成交300-800元/噸),而坯布報價處于蠢蠢欲漲的狀態,受到內外銷訂單的強烈抵制。
河南某5萬錠紗廠反映,由于國儲棉競拍加價和成交價高開高走,2015/16年度棉花現貨報價上漲更加夸張,紡C21S、C32S、C40S紗不僅沒有利潤反而有500-1000元/噸的虧損,紡企為了完成訂單,只能加價從貿易商手中爭奪國儲棉,無形中抬高了棉價,要想跳出這個怪圈,只有減產、停機停產一個辦法,未完成的訂單只能延期交貨或終止合同。
一些機構和媒體臆測,一是中國經濟數據企穩壓力大,棉花消費經歷3-6月份旺季后將進入淡季;二是不僅歐盟經濟、穩固性變數加大,美聯儲也可能落井下石進行加息,大宗商品反彈之路很漫長;三是投機商利用資金翻云覆雨,導致棉花加工企業、棉紡織廠等實體經濟遭受重創,危機整個國民經濟根本,國家不可能對此坐視不管,印度政府也將出臺措施打壓炒作,讓棉價重回軌道;四是目前美棉長勢良好,澳棉也大舉進入中國市場,“質不優價廉”的巴西棉成為中國紡企關注的焦點。另外,影響鄭棉的關鍵因素是投機資金選擇何時,在何價位獲利出逃,預計ICE期棉將率先下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