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魯豫:棉花高壓態勢持續
棉花高壓態勢持續,壓的下游有點透不過氣,各紡企的純棉紗、滌棉紗等報價不得已跟著上漲,雖坯布、面料廠談單時還會很抵觸,但行情如此,用與不用,紗線價格都擺在那里,因此最近幾天下游部分織布廠、面料廠等,即使銷售行情不好,也已無力支撐成本大漲現狀,紛紛向客戶發通知。
粘膠原料庫存一直處于低位,1-6月粘膠短纖出口數據向好,所以粘膠短纖價格調整是在所難免,目前價格已到15000元/噸。
某織廠通知中稱:由于棉紗價格不斷上漲,導致家紡行業漲價模式已開啟,公司為維護行業健康發展,決定產品價格暫時上調0.50-1.00元/米,具體情況聯系相關業務員,望廣大客戶理解!
近幾天無論是電話還是通過微信經常接到這樣的通知,各廠家依據品種不同調價多有不同,有漲0.60元/米、0.80元/米等等,基本控制在上調0.50-1.00元/米水平。
粘膠短纖短期內不斷上調,應該說跟棉花漲價有很大關系,下游企業面臨高價格、高稀缺的棉花資源,在沒辦法情況下,調整品種結構,用粘膠替代以減少棉價上漲對訂單的影響,同時能減少棉花用量帶來的風險。
相關鏈接:
當前,國內棉花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棉價持續小幅上漲,但這種變化并非完全由市場作用所形成,更多的是被一些人為制定的規則影響著。其中,儲備棉投放量和購買方資格成為被關注的兩大焦點。
目前,儲備棉單日投放量基本在2萬噸~3萬噸之間,與之前公布的規定和紡織企業的真正需求存在差距。從購買情況看,貿易商成交量與紡織用棉企業購買量不相上下,形成競爭,相比資金實力雄厚的各路“土豪”貿易商,紡織實體企業卻捉襟見肘,既要面對生產原料、運營管理、稅賦等費用,還要疲于應對貸款利息支出。
從實際情況看,貿易商大量采購再分批銷售,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中小企業的資金困難,但客觀上卻形成了與紡企爭搶資源、推動價格上漲以及獲取更多利潤空間的局面,也給原本就不足的投放量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此外,根據調研了解,有貿易商早已于儲備棉投放前就開始在國內市場采購囤貨,坐等獲益。
對此,建議有關部門能夠履行承諾,保證單日投放量不少于至5萬噸,并根據目前情況盡快對有關規定進行調整,暫時停止非生產型流通型企業購買儲備棉的資格,緩解紡織企業用棉緊張的現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