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吊牌乃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武器
在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如何把品牌誠信,提升品牌附加值的宣傳窗口,讓吊牌成為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的利器呢?連日來,記者就企業如何盡善盡美做好服裝吊牌一事,走訪了泉州檢驗檢疫局石獅辦事處、石獅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石獅市質量技術監督協會和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工作站等部門及多家紡織服裝企業。
談及服裝吊牌,相信所有消費者并不陌生。它是各種服裝上吊掛的牌子,包含一些服裝材質、洗滌注意事項等信息。形象地比喻說,服裝吊牌就是服裝的眼睛,它雖小,意義卻相當重大。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工作站工作人員小楊告訴記者,他在平時的業務往來中發現:我市不少中小服裝企業對吊牌不夠重視,這當中,有許多外銷轉內銷的企業更顯得極為不適應,他們都反映國內市場對吊牌的要求近乎苛刻。
對于小楊的說法,得到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廣告科科長李金排的證實。李金排舉例說,“現在服裝企業給服裝的成分標牌‘注水’幾乎成了服裝行業里普遍存在的潛規則。沒有毛的說是含毛的,有點棉就說是100%純棉的,有些甚至使用一些創新詞語來提高賣點。”做假能騙得了人一時,卻騙不了人一世,對于品牌的發展來說,我們希望風光一時,還是長足發展呢?值得深思了。李金排意味深長地談道。
服裝吊牌的不規范問題前幾年非常突出,影響了服裝出口企業的發展。近兩年來通過改進,外貿型企業成長很快,但以國內市場為主導的企業在這方面的意識還普遍比較薄弱。中國服裝業市場的全球化發展已成定局,無論走出去還是固守家園,都無法規避吊牌的問題。如何在自家門前打一場漂亮的市場戰,“吊牌”是不容忽視的關鍵點。采訪中,泉州檢驗檢疫局石獅辦事處檢驗監管科相關人員直言不諱地指出,在出口服裝企業當中,因為吊牌標注成分與實際不符,使企業造成嚴重損失的例子很多。2010年5月,一家服裝企業吊牌與縫制在衣服內的標簽所示面料成分不相符,被一消費者告上法庭,導致銷售量直線下降。此外,同年年底,我市一批紡織品因吊牌標注成分與實際不符,被沙特海關滯留。
服裝吊牌雖小,但卻是時裝本身聯結消費者的一種紐帶。它是現代時裝文化的必然產物,對提高和保護服裝企業的聲譽,推銷產品都有著積極作用。因此,如果把吊牌比喻為時裝的名牌,那是再恰當不過的了。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服裝企業,對這一點尚認識不足,甚至于有一些在國內很有名氣的時裝品牌,創立至今尚未注冊商標,這就給投機者以可乘之機。JIM’S品牌設計總監惠文龍指出,隨著人們對服裝穿著舒適性、安全性及功能性要求的提高,吊牌所涵蓋的內容將愈來愈多。當然,它還承擔著說明、指導的功能,如成分含量、洗滌指導等。因此,吊牌的規范化是國內服裝行業發展與國際接軌的直接表現。國內企業必須重視服裝吊牌的規范,因為它是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武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