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戶外鞋服用品迎來戰國時代
隨著國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對戶外運動概念理解的深化,越來越多的人把戶外運動當成工作之余的重要休閑方式。與之相對應的是,一批戶外用品生產企業也涌現了出來。“中國的戶外用品行業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好時機。”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戶外用品分會常務副會長韓云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毫無疑問,戶外用品市場是一塊很大的蛋糕,但是這塊蛋糕要怎么吃?企業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夠分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這些問題成了戶外用品生產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內容。
戶外用品戰國時代來臨
陳一偉是奧登科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在本次體博會上,奧登科也帶著自己新研發的各種功能性戶外鞋來參加。
“現在戶外用品市場已經步入了戰國時代:除了像探路者等極個別的大品牌之外,基本上還沒有影響力很大的牌子。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能夠抓住戶外用品行業這幾年快速發展的好時機,我們完全有可能做到行業領先。”對于戶外用品市場如今的格局,陳一偉有著很清楚的認識。
這不僅是陳一偉一個人的看法。從《中國戶外用品市場2009年度調查報告》當中,我們便能夠清楚地看出這種趨勢。
2009年,我國戶外用品市場出貨總額達26.7億元人民幣。其中,7個戶外用品品牌各自的出貨額超過1億元,33個品牌各自的出貨額超過1000萬元,占行業總體出貨額的比例超過了80%。而目前在我國市場銷售的戶外用品品牌數量超過400個。韓云鋼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和中國戶外用品行業整體架構尚不穩定有很大的關系。
{page_break}
“應該說,除了探路者、三夫等幾個比較強勢的品牌之外,其他品牌無論是在實力還是在規模上都差不多。所以會出現33個品牌的出貨額占行業總體出貨額的比例超過80%的現象。”韓云鋼分析道,“現在的戶外用品行業就像2000年以前的運動鞋市場,有一大堆的牌子,但卻缺乏幾個占據絕對優勢的品牌,比如說現在的安踏、特步、李寧等。當前中國的戶外用品行業的確是處在‘群雄逐鹿’的局面當中。”
銷售渠道更多樣化
由于中國的戶外用品行業是在最近幾年才興起的,在銷售渠道的構建上,可以借鑒傳統運動鞋服行業的一些經驗。韓云鋼認為,這是非常有利的一點,“企業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近期,樂登駱駝的戶外拓展會所將在晉江僑鄉體育館正式亮相。在樂登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瑞 典看來,戶外品牌的直營模式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他決意在直營模式上小試牛刀,自營的戶外拓展會所便是一種嘗試。
“一般情況下,傳統代理制在品牌推廣或者執行上會出現偏差,不利于戶外品牌長久的發展,采用直營模式后,能直接貼近消費者需求,在產品設計和研發上提高到一個新層次。”
陳瑞典表示,此次推出的法國圣弗萊將不再采用傳統的代理制。預計在今年年內,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青島、南京等地開設20家圣弗萊戶外直營零售店。
雖然戶外品牌直營店是推廣戶外文化和戶外運動的主力,但是從銷售上來講,更多的晉江戶外運動品牌還是看好商場這一渠道,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商場還將成為中國戶外產品消費的主導市場。
盛獅王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榮盛表示,長期以來在國人心目中形成的消費觀念,固化了大商場消費的信念,成熟的大商場在位置、產品、交通、服務乃至消費氣氛上都占有優勢,不僅銷量大,還對品牌宣傳推廣有強大的作用,因此,在商場銷售戶外產品將成為新焦點和發展機會。
與此同時,富信鞋業有限公司的重點工作將放在開拓商場專柜,并通過建設形象店和商場專廳來提高天倫天品牌影響力。
“第一年度,我們計劃以擅長的鞋產品為主,市場拓展以商場專柜為主,并投巨資進行形象專賣店和專廳建設。一年后,力爭達到300個鞋服銷售網點及700個有效專柜。”富信總經理許騰達表示。早在去年4月份,富信鞋業便開始吹響了進軍戶外用品市場的號角。
{page_break}
資金、市場容量成發展瓶頸
毫無疑問,戶外用品市場是一塊大蛋糕。隨著我國戶外用品產業的發展壯大,這一充滿活力的新興行業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積極向上的戶外生活方式也逐漸開始被更多的消費者所接受,行業總體發展態勢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態勢。但由于我國戶外用品行業起步較晚,規模較小,并且在發展過程中缺乏類似的行業經驗以供借鑒。因此在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各種問題也是難以避免的,這個問題不但阻礙了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引起了從業者們的困惑。蛋糕已經擺在面前了,但想入口卻發現并非那么容易。
“與傳統鞋服行業相比,戶外用品行業的門檻比較高,對于原材料、生產技術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陳一偉告訴記者,雖然高門檻能夠減少參與行業競爭的企業數量,但是對于能夠參與競爭的企業有著更高的要求,比如說資金。
“使用更好的原材料,需要更高的成本支出;在生產技術方面的投入需要很大的花費;想要進一步擴大企業規模、搶占市場份額更是離不開錢。對我們來說,資金已經成為我們發展的制約因素。”陳一偉表示。
與陳一偉對于資金的擔心不同,許騰達則更擔心戶外用品行業的整體市場容量。“我想,戶外用品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小眾群體,這將是未來發展遇見的瓶頸之一。事實上,當前的戶外運動市場主要存在兩種形態,一種堅持做‘小戶外’的專業概念,另外就是做‘大戶外’的概念。目前國內市場上的戶外品牌,不是偏向專業性,就是偏重休閑兩個極端,綜合類戶外服飾在國內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許騰達認為,在這一塊上,晉江的戶外用品企業可以考慮向廣東、浙江的同行學習。“尤其是溫州的戶外休閑產品已發展成為一個健全的產業集群,產品內容突破了傳統的戶外服裝、背包、露營器材,拓展到運動器械、戶外休閑用品及設備等領域。相對這兩個地區而言,泉州在戶外休閑產業上可針對大眾客戶群,從擁有價位優勢上的休閑正裝進行突破,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礎,開發戶外夾克、多功能褲、防雨器材等全天候全領域的戶外休閑系列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