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皮革等六價鉻禁令正式施行
9月14日訊, 8月13日,德國服裝、表帶、包、背包、椅子、沙發、頸袋和皮革玩具,六價鉻含量不得超過為3ppm(百萬分之三)。
世界上生產的皮革80%都采用鉻進行鞣革,目的是使皮革制品有更好的強度、手感、耐濕熱穩定性。六價鉻具有很強的光敏性和致敏性,可導致臨床明顯的接觸性濕疹,并且六價鉻屬于致癌物質,如果運輸和存儲環境不良,皮革產品可能產生六價鉻。
皮革屬于高風險產品,生產過程中飽受化學殘留的困擾,六價鉻含量小于3ppm對于國內皮革制造企業尤其是真皮生產來說,是難度非常高的關卡,將直接影響出口預期,負面影響不可小視。德國的化學技術和對皮革制品化學成分的檢測水平均走在世界前列,關于皮革的化學成份限制多次均由德國最早提出并率先實施,德國出臺六價鉻禁令對歐盟的導向和預期作用將會隨時間推移呈現擴散效應。
近年來,我皮革制造行業積極抵御市場風險成為皮革生產和出口大國,在此大背景下,寧波地區的皮革及其制品出口業已初具規模效應和生產集中度,從今年1-8月的統計數據來看,僅鞋靴類、帽類、裘革皮服裝、皮制沙發家具、手套類共出口總金額超1.2億美元,同比增幅達三成以上,皮革產品占輕工產品出口的比重進一步擴大。檢驗檢疫部門專家指出,皮革廠家應逐步采取適當步驟加以應對:首先,制定嚴格的皮革生產控制程序,調整制革工藝,加入普遍的替代添加劑,采用植物鞣劑進行復鞣,在加脂過程中添加抗氧化劑,對制革所用的鉻粉進行測試,避免六價鉻的高毒性殘留。其次,通過嚴格的供應鏈流程控制和內部管理,在采購和加工初期關注原料皮及半成品革的殘留物質安全;最終產品出廠時,檢驗人員也應嚴格把關;還應避免在太陽光直射條件下進行干燥等因素致使二次污染。第三,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與企業的聯系與合作,為企業尋求政策支持提供幫扶,有條件的還應投入技術力量研究皮革制造業中輔助替代物質的先進生產流程,彌補國內制革行業在工藝制造上的弱勢和不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