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使出口鞋企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
10月13日訊, 秋季廣交會在即,泉州一汽配貿易公司的負責人吳先生卻愁眉不展,讓他頭疼的是如何跟國外客戶報價,“報高了,客戶會流失,報低了,企業原本微薄的利潤再被人民幣升值吃掉一塊,企業將無利可圖。”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10月11日公布,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為6.6732。一舉踏入6.67關口,較10月8日(6.6830)走高98個基點,再次刷新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紀錄。
一般貿易最被動
近日,泉州市外經貿局發布了一份《關于新一輪匯改對我市外經貿影響分析和對策》的報告,指出人民幣升值對于不同的貿易方式影響不同,對加工貿易影響相對較小,對一般貿易影響較大。據了解,我市一般貿易占出口總量約85%,因此出口收匯結匯后影響較為明顯。以今年6、7兩月為例,我市一般貿易出口為14.46億美元,而人民幣匯率從6.8275變動至6.7898,全市一般貿易出口企業共減少0.55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此外,從出口商品的情況看,人民幣升值對我市紡織服裝、鞋、箱包、陶瓷樹脂工藝品等部分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勞動密集型、依靠低成本優勢的商品影響較大。此類出口企業普遍處于微利狀態,對成本變動很敏感,匯率稍有變動,就會嚴重擠壓企業利潤甚至造成虧本。
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大約57%的中小型出口企業稅后利潤率在5%以內,如果人民幣累計升值3%—5%,這部分企業就將處于微利及虧損狀態。而從今年6月19日央行啟動新一輪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已升值超過1.7%。
調整產品結構是關鍵
國內一鞋企曾提供了一份數據,以出廠價15美元的普通女鞋為例,從2006年到2008年,原料價格從10.05美元漲到10.85美元,勞動力成本從2.23美元漲到3.3美元等。就算出口單價升至16.2美元,這雙鞋的毛利潤卻從1.1美元下降到0.7美元。再加上人民幣持續升值減利0.29美元,出口退稅減利0.3美元,一雙鞋的稅前利潤,從2006年的1.2美元降到2008年的0.21美元。
“辛辛苦苦一年,結果發現虧了錢。”吳先生與記者聊天時大倒苦水,“低附加值的加工類產品根本不具備提價的底氣。”從此前廣交會上的情況來看,記者也發現能夠成功實現提價的一般是一些運用了新材料、新技術的創新型產品。
某種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在壓縮出口企業利潤的同時,也將迫使企業轉型。“從長期來看,匯改是我市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業層次的絕好機會。”市外經貿局的相關人士表示,對出口企業而言,成本增加將迫使企業淘汰落后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高的商品出口。企業將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深度加工、品牌營銷和研發上,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步伐將會更快。{page_break}
善用結算工具避風險
“實際上,應對人民幣升值,企業可以從內外兩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企業議價能力;同時也要善于運用各種結算工具。”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陳金龍教授表示。
“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企業可以通過保單融資貸款,將獲得的外幣貸款結匯成人民幣使用,提前鎖定匯率,規避企業的匯率風險。”市外經貿局的相關人士表示。此外,推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目前,我市已篩選上報首批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推薦企業977家。“試點企業名單審定后,企業在出口貨物貿易中就可以使用人民幣結算。”上述相關人士稱。有關資料顯示,用人民幣結算可以節省3%—5%的成本。“為說服海外客戶接受人民幣結算,企業可以試著調整出口價格,與貿易對象分享節約下來的成本,實現雙贏。”
“此外,利用遠期結匯、貨幣掉期、貨幣期權等防范匯率風險的外匯衍生品金融工具,適時鎖定遠期匯率,也能規避匯率大幅波動的風險,從而鎖定收益。”業內人士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