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CEO丁世忠:“摳門兒”總裁的花錢經
11月15日訊 晉江,上市,創下了泉州企業海外上市操盤時間最短的紀錄;也就在去年,他一舉擊退阿迪達斯、李寧等國際、國內運動品牌,正式成為中國奧委會戰略合作伙伴,為溫哥華冬奧會、廣州亞運會、倫敦奧運會等十余項奧林匹克賽事中的中國體育代表團提供全套領獎裝備。
安踏為何斥巨資做這樣一個營銷?受到金融危機影響,一些國際運動品牌正在擺脫庫存困擾等問題,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也止步不前。但安踏卻不一樣,它在金融危機中逆市上揚。根據安踏2010年中期財報,今年上半年安踏營業額同比增長了22.6%到34.53億元,利潤增長了26%。
“就成本控制而言,安踏嚴格控制好了產業鏈上的每一個成本,比如說,鞋子的供應商有50%是獨家供應,鞋底全部自己做,每一個環節的成本都會得到嚴格的控制。加上安踏通過做期貨來管理經銷商,這樣既嚴格控制成本,又不會浪費。”丁世忠對記者說。
這種成本控制的意識深深扎根于他的心里,省掉“不必要的浪費”這一價值觀早就成為安踏上上下下的共同意識。“安踏的員工都要講究節約。比如說,在員工出差問題上,一些國際企業出差肯定就要住五星、四星酒店,但是在安踏,大家都有一種主人翁意識,并不感覺商務型、經濟型的酒店有何不妥,”安踏執行副總裁鄭捷補充說。
不過,這種節省絕不能以偷工減料為前提。很多員工還記得,丁世忠檢驗到一雙不合標準的鞋時,一怒之下扔進了身旁的攪碎機;還有員工告訴記者:“丁總每天都來檢查產品,一發現問題就完了,就連鞋子上有一點點灰塵都不行。”
正是這種對價格、質量的精打細算,安踏在一邊積累財富的同時,走上了強勢營銷的路線。隨著安踏對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市場覆蓋率逐漸上升,一貫走平民化路線的安踏似乎有更大的野心。
業界公認,奧運營銷至少需要相當于贊助金額2~3倍的后續營銷投入。去年9月,安踏簽約水上運動管理中心暨5支國家隊;溫哥華冬奧會前,安踏集體簽約中國冬奧會首金楊揚,冰上伉儷申雪、趙宏博夫婦,短道速滑小將周洋等10位冬雪明星;為了迎接亞運,安踏請來中國男乒一哥王皓、“中國金花”鄭潔與中國賽艇隊拍攝“這一刻,為中國”的主題廣告。“代言人廣告、店面主題陳列等方面要與中國奧委會贊助權益相互配合,能達到一個整合的效果,這樣才能放大我們的權益。”丁世忠說。
安踏的“慷慨”還展現在對基層員工的關懷。每年,安踏都要出巨資為全體員工進行體檢,每年發放4000元的服裝卡。醫保、社保全買,宿舍內有空調、飲水機,生活區有健身房、圖書館和網吧,“我們生產線上的熟練工人,可以每個月拿到兩千多接近三千塊”,這樣的薪資待遇與某些剛畢業的大學生相比也不遜色。
面對李寧收購LOTTO在中國的特許經營權,中國動向在2008年收購擁有KAPPA品牌在日本的經營權的PHENIX公司,安踏在去年斥資6億港元收購了FILA中國商標永久使用權。FILA作為一家擁有上百年歷史的高端品牌,將與安踏品牌形成有效互補,從而為中國各層面的消費者提供更為豐富的產品選擇。在這一點上,丁世忠絕對不會吝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