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企業應對歐美貿易堡壘關鍵:節能減排
6月7日訊 “要保持我們傳統的行業企業增長以及在國際碳關稅”開展深入研討,一些骨干企業就如何應對“碳關稅”這一貿易壁壘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香港三恒體育的李總認為,隨著低碳經濟模式和低碳發展理念的廣泛被認可,污染物排放已經成為紡織印染行業發展的瓶頸,加大對“碳關稅”的了解有利于幫助企業提前應對碳標簽、碳關稅等隱形貿易壁壘,減少對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沖擊。同時,企業應該從行業標準入手,細化到原料、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進行指標量化,這對企業節能減排的發展十分有利。
許多企業人員表示,在后經濟危機時代,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歐盟提出要對產品征收“碳足跡稅”,丹麥、荷蘭、芬蘭、瑞典、挪威等五個北歐國家已經實施碳稅或者能源稅政策,法國也計劃開征“碳關稅”。我市紡織服裝產業規模大,遭受“碳關稅”的沖擊將更大。石獅宏太紡織公司蔡副總經理提出,低碳最終考量的還是企業的能源使用、工藝更新以及排污方面,究其根源就是節能減排,企業在節能減排工程項目完成后還需要進行一定的診斷,通過診斷得到具體的建議,比如在采購原料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內部生產工藝過程需要注意哪些關鍵部件或者步驟等。
其實,走“低碳”線路的做法,在石獅紡織服裝行業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石獅紡織服裝企業的“冷轉印”技術,引起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信息中心官員的極大關注。業界認為,這種新技術的推廣,將淡化紡織印染領域的“碳足跡”,可幫助相關企業大幅節能。
據了解,今年來,我市不少紡織服裝企業不惜加大投入,讓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控制碳排放,實現綠色生產。服裝企業,針車是耗電主要生產環節。我市一品牌服裝企業通過加大設備更新和科技創新,使用新型電腦針車,不僅工作量提高50%以上,而且省電超過三分之一。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應該制定和實施環境手冊,涵蓋諸多重要環境管理要點;同時,一些骨干企業執行《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程序》,識別和評價公司產品研發、生產和相關管理活動中能夠控制和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為企業發展注入生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