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三成外傷禍起拖鞋
大連街頭的“洞洞鞋”,賣得很火爆。
連綿雨天,大家都穿什么鞋,放眼望去,滿街的“洞洞鞋”、拖鞋。
“洞洞鞋”當雨鞋摔骨折
5年前開始流行的“洞洞鞋”仍然是今年大連街頭的重要拖鞋鞋款,10元、20元的仿制廉價款賣得火爆。前日大雨,很多市民選擇穿拖鞋出行,“洞洞鞋”出鏡率也非常高。記者也穿著一雙夜市上花20元買來的“洞洞鞋”走了一段積水路段,很快發現了問題。雨水灌滿“洞洞鞋”,走路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由于鞋底比較滑,還要擔心摔倒,要用腳底“發力”抓住鞋子,10分鐘的路程,有兩次差點摔倒。
大連市第二人民醫院手足外科主任宋秀峰告訴記者,今年夏天雨天較多,確實有市民因穿“洞洞鞋”滑倒,甚至有人摔成骨折。一些“洞洞鞋”和普通涼鞋相比,與地面的吻合度不夠,鞋的中部缺乏承托力,可以說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人字拖讓腳負擔加重
記者從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大連第二人民醫院的急診科了解到,近期接診了不少因為雨天路滑而扭傷的年輕人。腳踝傷和足部損傷的患者都以年輕人居多,除“洞洞鞋”外,人字拖和高跟涼拖也“惹禍”了。市二院手足外科主任宋秀峰告訴記者,人字拖的底部是完全平坦的,比較薄,人的腳掌有一定弧度,用來緩沖走路時的震動,穿著人字拖走路不能給腳足夠的承托,時間久了,會導致腳跟、足弓和腳趾疼痛。尤其是雨天路滑,穿著人字拖需要用力夾鞋,腳趾要繃緊,這種狀態持續久了會讓腳趾下的肌腱勞損。
高跟涼拖讓膝蓋受累
到今年的女鞋專柜轉轉就可以發現,高跟涼拖也很受歡迎。大醫附屬二院骨科教授東海潮告訴記者,最近就有患者因穿涼拖扭腳,一個女患者穿了高跟涼拖在雨天走路,走到路不平的地方,一不留神,鞋翻了,腳崴了。一些高跟涼拖鞋底較硬,穿鞋時,腳后跟上的厚脂肪墊受到的壓力比一般鞋大,經常壓迫,還會引發炎癥。人腳底足弓上有相當于弓弦的跖腱膜,每走一步都會牽引跖腱膜,穿著這樣的鞋走太多路后,會引發足跟無菌性炎癥。穿涼拖走路時,要避免掉腳,提著腳走路,膝蓋彎曲的角度變大,骨盆持續后傾,會感覺腰痛。醫生認為,下雨天穿防滑雨鞋、休閑鞋和鞋跟不超過3厘米的涼鞋是比較適合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