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助力泉州市場 打造鞋服界龍頭老大
8月3日訊 泉州市發展軟件產業起步晚,勢頭猛。依托本地較發達的傳統產業和較完善的市場機制,目前泉州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已初步形成國際品牌引領、龍頭企業突前、細分產業突出、產業橫向融合的發展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市銷售收入預計達到5.5億元,同比增長31%。目前,泉州正在積極打造海西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重要基地和軟件服務外包產業新興城市。
政策資金支持骨干企業引領
相比福州和廈門,泉州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相對較慢。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也把軟件業等信息產業列入成長型產業加以重點扶持。
發展軟件產業,骨干企業引領作用不容忽視。泉州市一方面利用區域優勢,引入臺灣軟件企業或技術團隊,積極承接臺灣產業轉移。另一方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植嵌入式軟件、行業應用軟件、動漫游戲、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技術開發商及“中國鞋網”、“海峽西岸網上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小企業信息化等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運營商,以期打造更多的細分行業骨干企業。
在扶持骨干企業方面,泉州市鼓勵和引導骨干企業積極參與本地信息化建設,圍繞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企業信息化、農村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數字安防、動漫游戲等特色產業,以本地項目的實踐促進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進而以先進的技術、成熟的產品搶占外圍市場。推動骨干企業加強技術、管理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內涵式發展,鼓勵、引導企業申報資質認定,提升競爭力。支持骨干企業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推動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充分發揮福建省軟件服務外包產業聯盟作用,增強行業“抱團發展”能力。目前泉州市獲得“雙軟認證”的企業19家,獲得三級及以上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企業8家,已形成1家銷售收入超億元、10家超1000萬元、13家超500萬元的骨干企業群。
加快建設產業園增強產業集聚力
為了打造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的產業載體,泉州市規劃布局的泉州軟件園和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福建)產業園兩大園區,目前正在加快建設中。
泉州軟件園,總規劃面積約1085畝,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500畝,已審核確定10家首期入駐企業。
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福建)產業園,占地面積2300畝。其中一期規劃總投資約28億元,主要建設“三區三中心一基地”(數據災備機房區、廈門大學IT服務外包培訓學院區、園區生活配套區,業務處理、管理監控與災備指揮中心、海峽電子商務中心、APEC電子商務國際交流中心,國際服務外包企業數字基地)。
泉州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兩大園區的投建將驅動泉州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進一步集聚提升,有力推動產業跨越發展。{page_break}
據了解,未來,泉州將加快推進以泉州軟件園和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福建)產業園為主體,南安創意產業園等細分產業園區為骨干的產業載體建設,支持南威軟件與泉州微軟技術中心發起成立福建省軟件外包產業聯盟,著力構建重大項目牽引、骨干企業支撐、價值鏈條完善的產業空間布局。以園區為紐帶,整合產業價值鏈條,促進產業要素集聚,做大產業集群,打造海西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發展新區。
拓展產品市場促進產業發展
泉州市制造業發達,經濟發展活躍。拓展重點行業應用市場,深入實施“智能泉州”發展戰略,加快推動各行業、廣大企業深化信息技術應用,促進軟件業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不僅能促進軟件產業發展,也將帶來泉州經濟的轉型提升。
因此,在培育擴大軟件應用市場方面,泉州也不遺余力。持續深化實施“數字泉州”系統工程建設,提煉生成、開發建設一批信息化項目,擴大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電子社會等相關軟件產品市場;積極推進“兩化融合”,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步伐,推動信息技術在企業研發、裝備、生產、管理、營銷等環節的應用和嵌入式軟件發展,培育傳統產業信息化改造對軟件產品的市場需求。
另外,泉州市積極引導傳統企業優先采購本地軟件產品,對使用財政性資金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同等條件下優先選用企業在本地注冊并有良好后續服務條件的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服務,優先邀請本地軟件產品提供商和信息系統集成服務商參與信息化項目招投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