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鞋企制度散漫 鞋企管理值得深思
9月22日訊 制度形同虛設已經開始向中小鞋企漫延。許多鞋企不是沒有制度,也不是沒有流程,就是執行不下去。
鞋企成長了,需要規范,需要訂制度、需要理流程,但制度、流程是不會主動幫你管理的,就像機器、設備可以生產產品,如果沒有人來操作,機器設備是不會主動生產任何產品的。機器設備是生產的工具,制度流程是管理的工具。工具能否發揮作用取決于使用它的人。有機器設備,不一定就有產品;有制度流程,不等于就有管理!
制度不等于管理。鞋企管理人員必須矯正過去錯誤的觀念。
然而非常遺憾的是,持“有了制度就有管理”錯誤觀點的卻大有人在!制度健全的鞋企看來在管理上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可是為什么沒有收到成效呢?可能還是急功近利了一點。一是老板心態:規章制度健全了,鞋企管理終于走上正軌了,我也可以喘口氣了。二是干部心態:這下好了,不需要我天天盯住下屬、處處得罪人了,員工都按制度執行就好辦了。
從沒有制度到有制度,的確是管理的進步,但那種認為有了制度就可以放手不管、放心睡覺的心態是萬萬不行的。世界上沒有一本萬利的買賣,也沒有一勞永逸的管理。妄想在管理上畢其功于一役是不現實的。
好的管理在于將好的制度、好的流程持之以恒地貫徹執行。制度遭到破壞,流程不被執行,根源何在?回答往往是老板。制度不是手電筒,不能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制度是約束企業全體成員的,不是只約束員工,不約束老板。制度、流程能否起作用,關鍵在于老板。老板說制度大于一切,我違反制度也不行,其他人大多不敢違反制度;老板說這個企業我說了算,制度是讓員工遵守的,其結果往往是大多數人無視制度存在。
好習慣養成難,壞習慣改掉難。有人說管理其實就是培養員工的好習慣,克服員工的壞習慣。我深以為然,推崇備至。制度健全、流程完善的企業,想要在執行力上提高,比起管理無序的企業畢竟要容易很多。只要老板帶頭即可。老板帶頭從何處開始呢?老板只需要開會不遲到就行。
因為我們發現,制度破壞、紀律渙散幾乎都是從老板開會遲到開始的。秘書通知上午八點開會,結果老板總是八點半出席,次數多了,大家對老板的信任就開始打折扣,久而久之,大家執行老板的指令也開始打折扣,執行力差就這樣“被培養”起來了。
所以,有章不循、紀律渙散、執行力差的企業都可以從嚴格查處遲到開始。據說聯想、海爾的執行力都是從柳傳志、張瑞敏遲到罰站開始的。本人做職業經理人時,改善企業管理也是從查處遲到開始的。特別是“皇親國戚”多的企業,只要你管住了特殊人物不搞特殊,要在管理上做到政令暢通幾乎可以水到渠成。從查處遲到開始,任何違紀行為都受到追究,鞋企的執行力準能提高起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