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感冒”困局下的廣東鞋業代工轉入“無可奈何花落去”時代
近階段歐美采購量下滑,眾多鞋企紛紛著急轉內銷,中小訂單多且成主流;奢侈品銷售也增長乏力……對此,本網走入了廣州多個市場和企業調查發現,歐美經濟“重感冒”之下,不僅僅國內的外貿企業“打噴嚏”,就連內銷企業也感到逼人的“寒氣”。
據介紹,出口增長乏力逐步影響國內實體經濟,一批“發育不健康”的企業可能倒下。但對于那些“體質健康”的、發展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可能寒冬過后將迎來一個“生機勃勃”的市場,剩者才能日后稱王。
眾所周知,我國制鞋業年均占世界六七成,年產鞋130億雙,出口近100億雙。筆者走入西城同德鞋業基地發現,鞋子雖多,但是低端生產、加工、模仿或代理的產品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少;小作坊式、低價位爭市場的多,上規模、技術含量高的大企業少。
今年,美國、歐洲經濟不好,北非受利比亞戰爭影響,導致前來廣州采購鞋類的客人大減;向來注重設計和細節而且出手闊綽的歐洲客人,也變得斤斤計較起來。所以,對于國內很多中小鞋企來說,今年鞋類銷售無疑是近年來較差的一年。
往年11月之后是鞋業旺季,但是目前每天只有3~4個貨柜出口,銷量只是今年初的1/5~1/6。經濟不景氣之下,不少外商無力支付貨款,導致生產商貨物積壓在倉。價格戰更是層出不窮。廣東代工的命運到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時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