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喬丹體育官司纏身說起:捷徑有時也是彎路
最近,喬丹體育侵犯姓名權一事,不約而同出現的還有愛馬仕中文商標爭奪案。
在這些“熱鬧”背后,拋開法律層面的是與非,我們看到的是企業經營與商業道德之間的背離與沖突。不管某些當事人如何強詞奪理,不論這些事最后的結果如何,某些企業的道德素養已經遭受質疑。
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行業內外傍名牌、傍名人的擦邊球行為比比皆是。看到飛人喬丹狀告喬丹體育的新聞后,有網友如此調侃:求阿迪來中國告阿迪王,求美國駱駝煙來告駱駝服裝,求江詩丹頓來告阿詩丹頓熱水器,求美津濃來告米津奴體育,求facebook來告校內網,求美國來告美國加州牛肉面大王,求法國來告法國合生元奶粉,求愛迪生來告愛迪生奶粉,求梵高來告梵高地板,求索愛來告索愛MP3,求諾貝爾來告諾貝爾瓷磚……
造假、賺快錢、投機、走捷徑,很多人和企業都在這么做,甚至有人認為這些詞語已成為中國人的標簽。鬧市區里常年貼著29元起、清倉甩賣的louies berry自稱是Versace的副牌、意大利范思哲監制,事實上卻是上海一家公司的杰作。
然而,捷徑有時卻是一條彎路。一條看上去很短、最方便的路,并不一定能走到終點;相反,一條看上去很彎的路,雖然可能要花費很大的精力,但卻能到達成功的頂點。打著民族品牌旗號、想要上市的喬丹體育正在為走捷徑的行為付出代價。
筆者去年有幸參加了一次豐寶馬豐(FENGBAOMAFENG)男裝“品牌”的秋冬訂貨會,這個號稱屬于德國世紀寶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總代理為廣州世紀寶馳服飾實業有限公司的“品牌”也很有故事:它的前身“世紀寶馬”于2009年底被法院認定構成對他人的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2011年12月, “豐寶馬豐”重蹈覆轍。而這兩起案件中的原告均為以“寶馬”汽車而馳名世界的德國寶馬股份有限公司。
不必對此擔心,豐寶馬豐幕后的操作者還注冊了很多類似斯皮爾伯格、哈里森·福特這樣的商標,一個商標被判侵權了,另一個“品牌”就上場。他們利用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賺取快錢,在他們看來,即使只有三分之一的國人消費一次就夠他賺得盆滿缽滿了。
于是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客觀地說,喬丹體育(louies berry、豐寶馬豐)的產品質量還行,只是這個名字忽悠了我們。不過,被忽悠一次的人們發現自己被忽悠后,便不再傻得繼續被忽悠了。
“道德”一詞,一度成了假大空的代名詞,但真善美的普世價值,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是必須遵守的,一個不真、不善、不美的企業和品牌何談百年基業?一個永續經營的品牌需有核心價值導向,踏實積累做好基礎,功到自然成,沒有捷徑可走。
所幸,有一些品牌讓我們看到了希望。2月17日的倫敦時裝周開幕日上,尊重專業、尊重文化、尊重歷史的EVE CINA和“例外”驚艷霧都。中國服裝論壇秘書長王軍感慨說,“做品牌和做人一樣,平時的價值選擇、所作所為、基礎研究和踏實積累是因,被認可、被尊重、被推崇是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