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鞋服拼“品牌”,溫州鞋都拼掌控力
位于泉州市東南部的晉江以鞋帽、服裝等為支柱產業的晉江多年蟬聯“全國百強縣(市)”,上市企業、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數量名列全國縣級市前列,作為“中國品牌之都”,2011年,全市GDP達1070億元。
如果要在中國找出一個能夠和晉江鞋服感同身受的城市,那無疑是同樣享有“中國鞋都”之稱的溫州。在過去不久,這個城市為媒體貢獻了不少引人注目的經濟新聞選題,而晉江卻似乎更加安靜些。
由此可知,如果說晉江鞋服“拼”的是品牌,那么,在晉江的溫州人則“拼”的是產業上下游的掌控力。
溫商掌握產業鏈上下游的掌控力
晉江的目標市場在國內,從原材料到成品生產供應,形成了一個產業內向閉環,在國內市場堅持走品牌路線,使C2C擁有更多的品牌附加值。長期從事鞋服生意的泉州市溫州商會副會長張星海說:“溫州與晉江的鞋服發展,越來越有互補空間,現在許多溫州人在晉江拿訂單,在溫州生產供應,借助晉江的設計研發和品牌推廣力度,再利用溫州人的營銷渠道進行銷售。”
對于利郎、特步、安踏等晉江企業而言,“公司貨發出去,利潤就顯示到了報表中”,他們可以實現“零庫存”。而溫州鞋服品牌大多追求終端統一形象、統一服務而增加直營比重,盡管營銷方面占據優勢,但同時面臨庫存的壓力。
與森馬等虛擬經營企業相比,晉江許多鞋服企業拼品牌走的就是漢默斯(RidHames)指出的“外包”策略。除了生產外包外,諸如特步知名鞋服品牌傾力設計研發和品牌推廣,而把運營也外包出去。今年年初,法派集團總裁彭星在率隊考察晉江鞋服發展時就認為,總代理之所以愿意承受庫存壓力,是因為他們代理的“品牌強”、“產品開發好”。
“可以想象,如果把制造環節外包出去,那我們對市場就不可能反應得那么快,因為首先你要拿著訂單在代工廠商那里去排隊,而做工能否滿足我們的設計要求同樣也很難說。”曾經在聯想供職長達八年的安踏副總裁張濤是晉江系企業中的職業經理人,他認為,中國制造的下一個布局應是“鏈條對鏈條”,即固守原有的制造環節,同時向產業鏈上游和下游進軍,從而提升對整個產業的議價能力。
在晉江的溫州人,看到了這個鞋服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他們沒有傾力去創辦新品牌,而是致力于產業鏈的上游和下游。因為他們知道抓住了產業鏈的上下游就等于獲得了整個市場的掌控力,只有這樣才能牢牢hold住晉江市場。目前,晉江鞋服包裝,有一半是由溫州人制造,而晉江鞋小五金輔料90%的市場掌握溫州人手里。一個服裝的“標牌”能值多少錢?晉江溫州商會會長、泉州錦緯彩印有限公司董事長章錦緯的回答是2000萬元。“一個小標牌能做出2000萬元的年產值,是印刷行業里的一個奇跡,這也只有在晉江才能實現。”章錦緯如是說。{page_break}
章錦緯是蒼南人,1993年來到晉江做印刷生意,從晉江眾多的鞋服企業拿印刷包裝品訂單,而后到蒼南印刷廠去印刷。 章錦緯說,從他所接的印刷品中,可以看到晉江鞋服企業的發展軌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晉江的鞋服都是外貿產品,大約1995年后,晉江的鞋服又從外貿轉向內貿。2000年前后,開始做品牌。
2000年前,由于晉江做品牌的鞋服企業很少,章錦緯一年所接的訂單不足10萬元,利潤1萬元左右。而當晉江鞋服企業紛紛做起品牌的時候,印刷品需求量也開始井噴式發展,章錦緯的印刷品訂單一下子從每年不足10萬元提升到200多萬元。
由于訂單量的大幅度上升,章錦緯怕在服務上跟不上當地企業的需求,于2002年直接在晉江投資設廠,并且專攻鞋服企業的“小標牌”印刷品。由于生產專一,設計精美,當地的鞋服企業都將自己的小標牌交給章錦緯的企業來生產。如今,錦緯彩印服務對象幾乎囊括了晉江所有的大型鞋服企業,每年要為當地企業生產小標牌2億套。
同樣來自蒼南的晉江商會副會長謝尚霸,雖然在晉江沒有投資設廠,但是,他依然每年可以從晉江拿到價值1000多萬元的印刷包裝訂單,而后,在老家蒼南生產。常務副會長陳杰,專做出口商標印刷,做得也非常出色。
據章錦緯介紹,溫州人在晉江從事印刷包裝業的人數超過200人,產品涉及皮鞋、運動鞋和食品外包裝,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占據著晉江50%以上的包裝印刷市場。
上市企業要貨必須親自登門談合作
晉江有很多鞋服上市公司。前不久,一家上市公司采購部打電話給晉江溫州商會副會長柯杏香,說自己是上市休閑鞋企業,需要大量采購鞋扣等小五金輔料,具體事宜請柯杏香去他們公司面談。面對“大生意”,柯杏香卻異常淡定地說,如果你們公司需要我們的產品,就請你們到我公司來談。
面對上市企業上門的生意,柯杏香為何表現如此冷靜?原來,柯杏香創辦的溫州新華五金公司,占據著晉江全市90%以上的鞋類小五金輔料市場,從來不用去擔心沒生意可做。
早期的柯杏香在永嘉做小五金生意,上世紀90年代,來到晉江,專業經營鞋類小五金輔料。輔料雖然市場很小,但是量卻非常的大。由于專心經營,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于是,她把自己的兄弟姐妹5人全帶到晉江,經營小五金,并在晉江投資建廠。因為有多年經營小五金的經驗,柯杏香對產品質量有著十足的把握,也正是質量好,晉江的企業只認新華五金。
柯杏香說,她經營的是鞋產品上的金屬扣和裝飾扣等,現在在晉江,除了少數小企業的小五金有他人在經營外,其他檔次的鞋業企業所用的小五金產品,幾乎都出自她的新華五金公司。
晉江、南安、安溪的溫商品牌分布
溫商在晉江、南安、安溪等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晉江的中國鞋都、南安的中國水暖城和安溪的中國茶都,分別從事鞋帽、服裝、眼鏡、五金、水暖、閥門和茶葉等行業。
據晉江市工商聯溫州商會、南安市浙江(溫州)商會和安溪縣浙江(溫州)商會統計,在晉江的溫州人有1萬多人,而在南安和安溪的溫州人均有五六百人。大多數溫州人在當地并非創辦自有品牌,而是對接當地產業發展商貿和部分實體投資,其中印刷包裝和五金鞋料等行業,溫州人搶占了絕對優勢的市場份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