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60歲老人手工縫制特色虎頭鞋和豬頭鞋
你見過小寶寶穿的虎頭鞋、豬頭鞋嗎?如今,在大城市,這樣傳統的針線細活已經很難尋覓了。而家住浦口的李書霞還在堅持,為自己的第三代認真地縫制著。前天,李書霞的女兒張雪亞將媽媽的這一傳統手藝曬在網上,引來羨慕聲一片。
而看著一雙雙漂亮的小鞋子和小棉褲,60歲的李書霞心里也是樂呵呵的:"看著鞋,期待小生命的到來,真是一件甜蜜的事兒。"60歲的李書霞來自陜西,今年過年,她被女兒接到位于浦口的家中,閑來無事的她便給自己即將出世的小孫子做鞋。別小看了這一雙雙精致的虎頭鞋,做起來并不簡單。
鞋面用的材料是李書霞從陜西帶來的平絨,用五顏六色的棉線縫上小老虎的眼睛鼻子嘴巴,鞋的襯里則是平時用剩的碎布,而最最關鍵的鞋底,李書霞納了幾十層!"最外面是一層的確良布,里面都是拿破舊的棉質衣服剪成鞋底的形狀,一層一層用漿糊粘起來的。"而說到漿糊,用得可不是普通的鞋膠,而是面粉調成的漿糊,"這樣粘出來的鞋,針線才能穿得過去。"除了做工精致,小鞋子還很有講究,冬鞋納得是厚厚的鞋底,而夏天的小單鞋則在鞋底繡著顏色鮮艷的大蔥,"‘蔥‘諧音‘聰‘,象征孩子聰明伶俐。"而在豬頭鞋的"豬耳朵"上,還繡著"壽"字,寓意孩子健康長壽。
李書霞有5個孩子,小時候都是穿著虎頭鞋長大的,如今,有了第三代,李書霞仍然樂此不疲地給小孫子做鞋。"在我們陜西農村,很多人都會做這樣的鞋子。"李書霞說,在那個年代,一家肯定有一個人會做,不是媽媽就是女兒。李書霞的媽媽不會做,看著別人的小寶寶穿上了漂亮的鞋子,20歲出頭的李書霞便向鄰居學起了做鞋。哪知道,一做就是一輩子。如今,60歲的李書霞已經做了上百雙這樣的小鞋子,"大多是給自己的孩子或者孫子輩穿,也有些送給了親朋好友。"
和外面買來的鞋子比,自己做的豬頭鞋又軟和又舒服,還透氣沒異味,"以前每次抱著寶寶在小區轉的時候,別的媽媽看了都很羨慕。"張雪亞說,如今,弟弟的孩子即將出世,趁著媽媽又開始做鞋的功夫,很多鄰居也都想"沾光"讓李書霞幫忙做一雙。
"好有愛,好有中國特色,過年穿肯定特有年味兒。"李書霞的"作品"被女兒曬在網上后,引來一片羨慕,"現在大概沒人會做這些了吧,也很難見到了。"對此,張雪亞也很感慨:"這種傳統的針線細活,大概只有老媽媽會做了。想想也挺可惜的,以后的寶寶估計很難再有福穿上這樣的小鞋子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