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輕紡鞋服產業正在向百億元的經濟崛起
昔日山多地少企業稀的永春,從2007年開始,在工業園區東部引進首家紡織企業以來,短短幾年間,落地該縣的輕紡鞋服企業已達180多家,并已經在這里產生集聚效應,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特別是隨著萬畝輕工新城的建設及一批企業的入駐和投產,該縣百億輕紡園區已經迅速崛起——2012年,其成為該縣首個超百億元的產業,產值達116.8億元。
引客來
連日來,雖年味正濃,但在永春縣榜德工業園的香港奔達集團(永春)生產基地,車間的各流水線上已經開足馬力投入生產。
去年,經過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的現場考評,作為省重點在建項目的該基地通過復評,正式成為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
“永春在整個大泉州的發展過程中屬于后起之秀,其所具備的各類軟硬件配套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同時,日益完善的交通樞紐更是激起我們增資的欲望。”該項目技術信息部經理林黨政介紹說,去年,整個企業共完成投資超過1.5億元,今年還將加大投資。
同奔達一樣看好該縣便利的交通條件的還有不少企業。
“當時之所以會選擇投資永春,就是考慮到永春邊上有晉江、石獅兩個生產鞋服的,可以很容易就形成上下游產業鏈。”作為一家生產乳膠絲、粘扣帶,同時,還是該產品的國家標準起草、制定單位的福建三信(專賣店)織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沈余倉坦言,是永春縣的地利吸引了他們,而讓他們在多次的考察、調研后,決定落戶永春。
永春地處晉江上游,一直以來承擔著為下游送去一江清水的重任,再加上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很長一段時間,在晉江、石獅等沿海地區工業已近發展如火如荼時,永春的工業才剛要起步。
然而,近年來,隨著泉三高速的開通以及莆永高速的建設和即將開建的廈沙高速以及長泉高鐵,該縣作為泉州半小時經濟圈重要縣域的位置日益凸顯,且正在成為福建東部沿海連接內陸中部的重要交通樞紐。“曾經被視為山區縣的永春很自然地躋身于‘沿海’。”林黨政說。
搭平臺
連日來,天空雖然偶爾飄著小雨、吹著冷風,但在輕工新城南區階梯式輕紡園里生產、建設場面一片火熱——
泉州德恒(專賣店)服飾織造有限公司(一期)項目已在去年2月份正式投產,機器正不停地運轉著;總投資達7億元的福建翔運紡織有限公司1、2號車間已基本完工,研發中心、職工宿舍大樓正在緊張裝修之中,為投產做最后準備。在翔運的對面,計劃總投資2.2億元的福建祿富紙業有限公司正在安裝設備,進行試生產;泉州新尚領服飾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正在加緊施工中……
2010年,該縣按照建設現代化工業新城的定位,采取“平地高用、山地巧用”的用地模式,在縣城東部投資30多億元建設一個總用地面積達1萬多畝的輕工新城,規劃建設輕紡園、特色食品加工園、輕工機械制造園三大工業園區,其中,輕紡園區近2000畝。如今,在輕紡園入駐的6家企業,已有3家竣工投產,并爭取在2013年全部投產。
近年來,隨著沿海等用地的飽和,區位優勢凸顯的永春正在受到許多企業的青睞,再加上輕紡鞋服等產業鏈的逐漸完善,永春的后發優勢充分凸顯。
“雖然,我們把每畝投資強度提高到200萬元以上,并嚴格約定了‘畝產’以及項目建設投產時限,但仍然一下子就吸引了50多家企業前來考察洽談,我們好中選優,最終確定了一批企業入駐輕紡園區,這些企業總投資達30多億元。”縣工業園區常務副主任趙金豹說,因為是按照現代化工業新城的理念來規劃建設,在整個輕工新城既有產業布局合理、規劃設計標準、服務管理規范的的工業園區,又有金融服務、行政辦公、娛樂設施等配套完善的商住區,因而大受企業歡迎,“有望幾年內將其打造成為年產值各超百億元的經濟板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