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王和阿迪達斯和解內幕 商務部或出面斡旋
近5年的官司后,世間再無“阿迪王”。“阿迪王”原為阿迪王體育用品(中國)有限公司(下稱“阿迪王體育”)的注冊商標,該公司總部位于泉州。
但2008年8月,阿迪王體育被跨國巨頭阿迪達斯公司訴至法院,后者認為前者倒三角的“山寨”商標與己相似,侵犯其商標專用權,構成不正當競爭。
日前,阿迪達斯告訴記者:“阿迪達斯與阿迪王已達成和解。根據約定,該和解內容保密,任意一方不得公開其中內容。”
記者獨家獲悉,所謂“和解”,其實是指阿迪王體育放棄其“阿迪王”注冊商標和LOGO;阿迪達斯則不再堅持索要上億元賠償。
這意味著,自2006年以“山寨”形象起步的阿迪王體育,將不得不再起爐灶;而泉州眾多二三線運動品牌,也將不得不“雙線作戰”:一方面,運動巨頭渠道下沉,三四線市場已成“紅海”;另一方面,跨國公司商標保護的“大棒”猶如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落下。
表面勝出
放棄原有的中文和倒三角商標而不必履行過億元的索賠,還能保留英文adivon商標,應該是阿迪王可能爭取的最好結局了。
阿迪達斯與阿迪王體育的訴訟前后已近5年。
2008年8月,阿迪達斯將阿迪王體育、華珠公司、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百特體育商城個體業主郭某訴至營口市法院。
阿迪達斯認為,公司的ADIDAS商標1974年即在國內注冊,并陸續在相關商品上注冊了多個類似商標;但郭某未經阿迪達斯許可,即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懸掛“阿迪王”、adivon及倒三角圖文組合標識,且其店內銷售的運動鞋、服裝也使用了多個與原告商標相近的標志,足以造成公眾誤認,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構成不正當競爭。
但訴訟的進展并未如阿迪達斯預料中順暢。從營口到大連,再從大連到北京,營口等三地法院及遼寧省高院、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六次審理,雙方在是否侵權、賠償額度等問題上卻一直未能達成妥協。其間,因多次敗訴,阿迪達斯甚至一度將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推上被告席。
“最終,據說商務部出面進行了斡旋。阿迪王放棄了商標,而阿迪達斯也不再堅持索要過億元的賠償。”泉州一不愿具名的業內資深人士說。
日前,阿迪王體育給代理商和加盟商下發了《關于商標及企業名稱規范使用的通知》(下稱《通知》)。該《通知》表示,即日起,將停止在新產品、新廣告宣傳品、新印刷品及新店鋪裝修上使用阿迪王三角標LOGO、“阿迪王”中文商標及相關組合商標。
阿迪王體育還要求代理商將此前的庫存成品及相關配套在2017年4月6日之前銷售完畢;此前已經存在的店鋪裝修可根據代理商合同及加盟合同期限規定繼續使用至2017年4月6日止。
這就是說,阿迪王體育的庫存商品贏得了近4年的銷售緩沖期。對此,阿迪達斯表示無法就和解內容置評,但強調“阿迪達斯沒有收購阿迪王”。
“阿迪達斯表面勝出,但實際結果卻未盡如所愿。”上述知情人士稱,阿迪王的老板通過六七年發展,已經積累了幾億元身家。2012年,阿迪王公司的銷售額在3億~4億元,利潤達億元左右,這種情況下,放棄原有的中文和倒三角商標而不必履行過億元的索賠,還能保留英文adivon商標,應該是其可能爭取的最好結局了。
巨頭下沉
“在這樣嚴峻的競爭形勢下,不要說阿迪王這類三四線品牌,即便是李寧和安踏等國內領先品牌的生存空間都遭遇擠壓。”
但這一看法并未得到泉州另一二線運動品牌負責人的認可。在同樣不愿具名的該負責人看來,阿迪王保住了“過去”,阿迪達斯則開啟了“未來”。
創立于2006年的阿迪王體育,堪稱泉州三線運動品牌中的“山寨”專家。該公司產品明確定位于國內三四線城市的草根人群,產品售價多在100~300元。相較于耐克、阿迪達斯等跨國巨頭動輒500元開外的標價,阿迪王的定價優勢相當明顯。
在此基礎上,阿迪王體育的市場團隊還開展了針對性的草根營銷。一方面鼓勵其目標群體蔑視“權貴”:“買不起阿迪,就把它踩在腳下”“我的路我做主”“一切皆可改變”等口號深得年輕人歡心;另一方面,又通過在湖南衛視[微博]《流星雨》等電視劇中進行植入營銷,提升品牌在三四線城市目標消費者中的地位。
但現在的問題是,阿迪達斯顯然已洞悉了國內運動品牌的“低價”營銷密碼。“跨國巨頭的渠道下沉早已開始。過去的兩年中,國內運動品牌銷售下滑,庫存增加,絕大多數企業開始推行關店、控制訂單等調整舉措,阿迪達斯則因為北京奧運會后更早清理庫存而在當下處于增長階段。”上述運動品牌負責人稱。
數據顯示,在李寧超低價清貨、安踏三季度訂單同比下滑等的委靡表現面前,按匯率不變計算,阿迪達斯大中華區第一季度銷售同比增長6%。
“阿迪達斯的決心不止于此。2013年,該公司一方面通過電商以‘清貨’名義降價促銷,另一方面計劃在國內四線城市開出800家店鋪。”該負責人說,網上低價促銷的二三百元阿迪達斯產品,實際上并非“庫存”,而是阿迪達斯針對國內四線市場特別定制的產品。
“在這樣嚴峻的競爭形勢下,不要說阿迪王這類三四線品牌,即便是李寧和安踏等國內領先品牌的生存空間都遭遇擠壓,2013年面臨關鍵一戰。畢竟,李寧及一些三四線品牌在銷售額連續兩年下滑后,如果今年還不能扭轉負增長頹勢,其衰敗很可能將加速度呈現。”該負責人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