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拉鏈業如何升級 變勞動力為科技人才
據說在全世界的諾貝爾獎得主中,猶太人占五分之一。每一萬名以色列國民中,科技人員達到140名以上。一個彈丸之地,卻是世界注目的中心。以色列1948年復國,中國1949年建國,目前以色列人均GDP近4萬美元,中國剛過3000美元。一個不雨、不毛之地被改造成全球科技農業的典范,農產品出口到全世界。
七國二組織中可查,與拉鏈相關的專利已經達到二萬七千多項,一個小小拉鏈凝聚了這么多智慧,不能不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換句話說,拉鏈是智慧的結晶,是科技的成果。小拉鏈,大學問。從拉鏈一百多年的發展史中可以看到,拉鏈產業的核心推動力就是不斷出新的技術和產品,科技進步使拉鏈的生命力常盛,拉鏈是一個典型的與時俱進的產品。每一次世界拉鏈產業的轉移,都推動了拉鏈的科技進步,承接了世界拉鏈產業轉移之重的中國能否真正承擔起新一輪拉鏈產業科技進步的使命?
中國拉鏈產業現有從業人員約一百萬人,但真正的科技人員估計也就數千人,達到專業水準的更是寥寥無幾,這些看來,行業內的科技人才缺乏的局面并沒有發生改觀?,F有的人才能否承受起推動中國拉鏈產業前進之重?負得起發展拉鏈未來之責?跟著別人后面走是最省力的,但我們永遠不能超越前人,我們該怎么走?誰會為我們培養我們需要的拉鏈科技人才?
一個有遠見的有責任的企業,一個擁有未來的產業,它需要大量的為之奮斗的科技人員,至少,我們這支隊伍應該是每年不斷增加和壯大的,科技實力不斷積累的。那么,看看現實我們身旁的情況, 在我產的企業中科技人員占多少?在我們這個地區拉鏈產業中科技人員有多少?專業水準有多高?當我們的著眼點仍然還沉浸在那些毫厘之差的價格競爭戰時,時代卻在進步,我們的未來在哪里?多少人清醒多少人醉!盡管企業發展的本質和行業發展的本質是有區別的,但企業是行業的基礎啊。
廉價勞動力成就了中國拉鏈的過去,而科技人才能成就中國拉鏈的未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