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Sneaker十年展 來尋找你的NBA故事
昨日,北京五棵松體育場籃球公園VIP球場內,由SIZE策劃并推出的“10x10sSIZE SNEAKER十年展”正式對外揭幕。
SIZE傳媒旗下《SIZE尺碼》于2004年創刊,本次鞋展正值SIZE十周年年慶之際,現場共展出了包括100雙足以影響中國Sneaker文化發展的鞋款,這其中包括《Size尺碼》的許多封面鞋款,以及許多《Size尺碼》雜志在過往的工作中重點報道過的鞋款,這些鞋款大部分都是Sneaker文化的經典之作,第一次大規模展示了中國SneakerHead收藏實力和對Sneaker文化的理解。
發布會當日吸引了京城諸多球鞋收藏愛好者和潮人匯聚于此,“筷子兄弟”及NIKE、PUMA等國際運動品牌都為SIZE傳媒10周年生日發來祝賀視頻。現場還有北京首鋼男籃主教練閔鹿蕾指導攜首鋼男籃運動員吉喆,分享自己對球鞋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華熙國際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國今嬌女士、北京體育博覽雜志社老社長田常波先生、總編王春雨先生、社長翟越先生、新華社體育部主任徐濟成先生也應邀出席發布會現場。
10x10s SIZE SNEAKER十年展將于發布會結束后正式對外開放,展出至2014年8月1日。
2004年對于一般人來講,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年,而對于中國球鞋文化來講,則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在這一年,NBA的傳奇巨星MichaelJordan來到中國,第一次在亞洲發布了最新的Air Jordan系列的球鞋;在這一年,NIKE全球同步限量發售了LA全明星版本的Huarache2K4——全世界都在排隊買的一雙鞋,其中包括中國大陸地區;在這一年,一群喜歡球鞋的人,走進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區白云大廈的一間普通辦公室里,憑著一腔熱情,創辦了一本名叫《SIZE尺碼》的雜志。從這一年開始,球鞋文化,也就是Sneaker文化,不再是一群愛好者口口相傳的談資,也不再是論壇上你一句我一句的消遣內容,它真正成為了能夠組成一本雜志內容的球鞋文化,《SIZE尺碼》的出現,就是為了重新定義Sneaker文化。
十年過去,《SIZE尺碼》從最初的季刊,變為雙月刊,再變為月刊;SIZEMEDIA從僅擁有一本針對球鞋的《SIZE尺碼》,又派生出了針對潮流文化的《SIZE潮流生活》、針對戶外愛好者的《SIZE戶外型者》。十年過去,《SIZE尺碼》除了在雜志上呈現球鞋文化的內容,也擁有了自己的網站和視頻團隊,在微博和微信平臺上也有了眾多的擁躉。十年來,《SIZE尺碼》一直耕耘在球鞋文化這片沃土上。
自創刊以來的十年中,作為球鞋文化的宣講者,《SIZE尺碼》因球鞋而生,也因此迎來不計其數的球鞋,這其中有些成為了傳奇,有些也僅僅是曇花一現,但無論如何,這些鞋都成為這十年間球鞋文化的基石和《SIZE尺碼》精彩內容的源本。
10 x 10s,是我們對于《SIZE尺碼》與中國Sneaker文化共同走過十年所設立的一個Icon,這個Icon與我們精心策劃的鞋展,共同呈現了SIZE對于球鞋文化的理解和貢獻,也同時囊括了以下含義:10代表了《SIZE尺碼》的10周年生日、10x10囊括了本次鞋展的球鞋數量,s同時也代表了SIZE和Sneaker兩個詞重疊含義。
在選擇本次10 x 10s鞋展展品的時候,并不是每一雙鞋都價值連城,也不是每一雙鞋都聞所未聞,這些鞋都是在這10年中,與SIZE、與Snaker文化息息相關的單品。它們有些就是《SIZE尺碼》拍攝封面的樣品鞋款,有些則是在《SIZE尺碼》中有過很特別的報道,并且是Sneaker文化發展中的里程碑式的產品,這100雙鞋就是《SIZE尺碼》和Sneaker文化的一個縮影。在這10年中,只要關注過球鞋的人,或許都會被100雙鞋中的某一雙,喚起某一段記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