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帶動皮毛終端產品銷售集散地
記者昨日下午在孟州市南莊鎮桑坡村看到的這一場景,已經持續一個多月了。嚴寒季節出現的這股熱浪,源起何處,又涌向何方?
有一個故事,在這個6000余口人的大村里廣為傳誦——
一個月前,村民蘆鳳亮的兒媳丁桂婷,用手機發了一條推銷自家皮毛產品的微信,被微信朋友圈里一位鄭州朋友關注到,雙方經過商討,確定了一筆生意,老蘆家1500雙皮鞋賣出,凈賺30萬元。
爆炸性的消息引起了連鎖反應。人們紛紛刨根問底,老蘆家的生意經終于浮出了水面:
早在4年前,蘆鳳亮就開始琢磨:要想把皮毛生意做大,就不能滿足于單賣羊皮,必須搞結構調整,必須拉長產業鏈條,必須有自己的終端產品,必須有自主品牌。在催生了一個叫做“寶卓”的品牌后,兒子蘆毅、兒媳丁桂婷發揮年輕人的優勢,專門研究網絡推銷……
如今,在桑坡,100多家皮毛商戶,家家都打起了網絡推銷的主意。
這是桑坡人營銷方式的一次根本性變革。一直以來,桑坡人很陶醉于這樣的日子:每年,上千萬張羊皮從澳大利亞、新西蘭漂洋過海來到桑坡,經過加工的皮毛產品,又通過各種路徑,跋山涉水到了俄羅斯、烏克蘭。在這樣的過程中,桑坡人享受著豐厚的利益回饋。但是,近年來,越來越靠不住的國際市場讓桑坡人吃盡了苦頭,也警醒了桑坡人。方興未艾的互聯網,迅速吸引了善學善用的桑坡人。
村民丁合光的光宇皮業有限公司,4年前嘗試網上營銷,剛開始一年也只不過賣幾百雙鞋,現在可以賣到15萬雙,預計今年網絡銷售量比去年翻一番,占全部銷售量的一半還多。
嘗到甜頭的桑坡人更加關注移動互聯網的新動向。微信剛剛興起,年輕一代便迅速挖掘出它的妙處,誰不會玩轉微信就會被視為落伍,微信朋友圈有幾百個朋友不是什么稀罕事兒。如此循環往復,桑坡皮毛產品的影響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圈又一圈擴大開來,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從桑坡出去的鞋里皮,到廣州加工成鞋后,又倒流到桑坡——本來僅僅出售羊皮的桑坡,反而成了終端產品銷售集散地。
在龍豪公司產品展廳,來自洛陽的大學生白思行看到在大超市里標價上萬元的羊剪絨毯子只賣2800元,喜出望外地說:“到了原產地,享受白菜價!”
短評:可貴的新探索
很長時間里,勤勞、智慧的桑坡人發明并享受著這一張創造財富的國際路線圖:每年,上千萬張羊皮從澳大利亞、新西蘭漂洋過海來到桑坡,經過加工的皮毛產品,又通過各種路徑,跋山涉水到了俄羅斯、烏克蘭。
突然有一天,萎靡的國際市場給桑坡人開起了“國際玩笑”,路線圖不靈了,怎么辦?善學善用的桑坡人,又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互聯網思維里找到了靈感。開網店,做電商,桑坡人充分利用并深刻受惠于銷售渠道的拓寬和變革。注冊微信,做大朋友圈,更是讓桑坡人強烈震撼并全身心致力于傳播方式的革命。一圈又一圈交叉震蕩,不僅促進了產業鏈條的拉長、終端產品的轉型升級,而且還能把廣州人利用桑坡皮毛加工的產品再吸引回來并推銷出去。
寒冬的桑坡出現的熱銷場面,是桑坡人挺立時代前沿、強化互聯網思維的結果,愿更多的人從中得到啟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