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用品產業火熱 5億元金礦競爭激烈
微信朋友圈是個濃縮的世界,在這里,眼下正流行什么可以一覽無余。有人曬去年的行走步數等于跑了多少個馬拉松,有人分享征服不同滑雪賽道的喜悅,有人立志新的一年要學會滑冰……總之,都與運動相關。而運動,離不開裝備。隨著全民運動風潮的興起,特別是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冬季奧運會的成功,冬季體育用品消費的熱情正在被激發。
在國內開展和普及冬季群眾體育活動,帶動3億人上冰雪——北京申辦冬奧會提出的這一美好目標,其實也意味著冬季體育用品消費市場極其廣闊。與如此巨大機遇相對應的,卻是我國冰雪產業市場略顯混亂的現狀。由于起步較晚、又有希望深耕我國市場的國外成熟品牌,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國內銷售的產品大多是代理的國外品牌,相對于即將到來的冬奧會,我國冬季體育用品行業也只能算是剛剛上路。但是,國外品牌的產品代加工又多是在我國沿海省份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相關企業已經積累了經驗。接下來,只要做好兩件事,即便起步晚,相信我國冬季體育用品行業的步子也可以走得快一些。
第一件事,加大專業產品的深入研發。冬季運動裝備比夏季運動裝備需要更高的科技含量,而我國運動品牌多是從休閑品牌延伸或轉型而來,在專業功能特別是雪地運動的專業功能上還處于較為落后的階段,必須加大研發力度,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加速搶占市場。更重要的是,隨著國內冬季運動項目的普及,這部分專業需求將逐漸釋放出來,消費者對冬季體育用品層次的需求也會越來越豐富。因此,相關企業的產品開發就不應僅僅停留在外圍上,而是要比市場發展快一步,通過提供多層次專業產品帶動大眾冬季運動裝備市場的消費。換句話說,專注于差異化的專業領域發展,或許也是品牌突圍的一種路徑。
{page_break}第二件事,做好精準營銷。利用短期熱點資源,比如奧運會、世界杯這樣的大型賽事,能夠獲得平時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收視率。之后,“運動”或者“泛運動”的概念也會進一步被強化,提升消費者的消費欲。近年來,我國不少鞋服品牌就是通過參與各類賽事,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對于冬季體育用品生產企業來說,也應如此。面對必然到來的冬奧會消費高潮,在營銷層面要做到精細化、精準化、差異化,并更多結合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進行推廣,在宣傳賽事的同時也會形成更良好的供需互動。
當然,要做好這兩件事的,并非僅僅是冬季體育用品行業,而是整個體育用品行業。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預計將達到5萬億元,作為提供運動裝備的體育用品行業也將從中分得一杯羹。在這種背景下,“回歸專業運動”的呼聲越來越高。而要回歸專業運動,首先必須有專業的、能夠讓消費者接受并認可的產品。比如,專業跑步需要緊身衣、心率測量設備等一系列產品,其中,夜跑還要有印著熒光條的跑步裝備。我國體育用品品牌要做的,就是打造產品專業功能屬性,并通過專業性產品帶動周邊產品的延伸性消費。
不過,面對5萬億元的金礦,也別高興得太早。消費市場的擴大意味著競爭更加激烈,這場比賽還將繼續。對于剛剛上路的冬季體育用品行業來說,也不可避免地會有大量資金涌入,機會與震蕩是并存的,我們需要的則是發展和冷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