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雙水星R9——刺客的前身
刺客,從“水星元年”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很多人詫異于突然在98年決賽中迷失的“外星人”,也有很多人驚艷于賽后羅尼肩上的那雙水星R9——刺客的前身。

作為如今耐克足球頭號球星C羅代言的系列,NIKE從來都不會吝惜地把最尖端的球鞋科技一股腦地運用在這款頭牌上。但是,作為無法享受球員定制待遇的普通球迷,科技含量最高的頂級、甚至ELITE球鞋,真的是最合適的嗎?并不是。雖然這代刺客頂級Vapor X普遍被贊良心產品,但今天要介紹的這雙Veloce,也就是刺客10次頂級,也許更具親和力。
SF4在大力宣傳下顯得風光無限,這一代的頂級Vapor也確實有著十分用心的設計,好評聲也不絕于耳。相比之下Veloce似乎并不出彩,但筆者將對其與Vapor X進行比較,以證明Veloce的誠意絕不輸頂級。僅從外觀上很難分辨Vapor與Veloce。

(Vapor)

(Veloce)
首先從鞋面說起,頂級配置Teijin超纖,有ACC涂層,而次頂級為超薄超纖,無ACC。兩者都配有支撐層(個人感覺可忽略)。頂級與次頂都屬于超薄級別的鞋面,頂級1.41mm,次頂級1.52mm(數據來源于網絡),與前兩代Vapor有過之而無不及(1.6mm)。在手里能明顯感覺頂級更為柔軟,但兩者都屬于十分柔軟的材料,實際上腳后差距不大。鞋面的摩擦系數上頂級就甩開次頂幾條街了,尤其是在雨天時,頂級通過ACC基本能保持住鞋面的摩擦,而次頂級鞋面這時的效果就有些不忍直視了。
頂級有一個別出心裁的一體化鞋舌設計(見上圖Vapor),無論你是什么腳型,都能告別鞋舌跑偏,據說也有利于球鞋觸感,只是據說。次頂為普通鞋舌。兩者均為內置TPU,且后跟比較柔軟,后跟鎖定都挺一般,頂級稍勝一籌。柔軟的后跟也許會提升舒適度,但保護性值得質疑,這個問題將在之后單獨討論。
{page_break}然后說到鞋底,舍棄了前一代的玻璃纖維大底,回歸到尼龍大底,次頂也一樣,感覺就一個字,軟。中掌的加強梁效果也不明顯。至于鞋底的軟硬程度孰好孰壞,不同人有不同習慣,筆者暫不做評論。
然后是鞋釘,頂級與次頂的鞋釘也是相同的配置,且都基本保留了上一代的特色。


FG大底較前兩代后跟釘取消了鏤空,數量加倍,告別了斷釘;AG依然是刺客專屬設計,十分出色,不同于9代次頂級AG,也不再有斷釘斷底情況。

最后來看看鞋楦,這一代的鞋楦我認為是與以往每一代差別最大的一代。曾經的刺客讓很多“屠龍腳”和“腳趾上翹”的朋友望而卻步,向來有“刺客腳”的說法來形容能駕馭刺客的雙腳,而現在,人人都能是“刺客腳”。
{page_break}
頂級與次頂級基本采用了一樣的鞋楦,上腳后差距不大。耐用度上個人認為次頂更優,兩雙鞋都無開膠問題,在體重較輕的朋友腳下兩者都能有很長的使用壽命,當體重較大時,頂級鞋面材料的韌性顯然不夠,會在與鞋底的粘合處有開裂,比開膠更為嚴重,因為很難粘合,次頂級則就倆字兒“不開膠”(不排除不同產地與批次質量有些許差異)。

接下來討論的就是這兩雙鞋整體偏軟的問題。鞋面柔軟可能是好事,但對于保護雙腳比較關鍵的大底與后跟TPU都偏軟就比較讓人憂心了。在高強度的比賽時足弓處更易出現勞損或拉傷(筆者體驗為:偶爾比賽后足弓輕微酸痛,暫無拉傷出現)。有過舊傷的朋友需要好好考慮再入手。
正題說完,筆者還有一些關于球鞋等級選擇上的經驗希望分享給新入門(坑)或正在糾結的朋友。
對于收藏球鞋的朋友,我只想問:“土豪你家缺擦鞋的嗎?”對于愛好球鞋同時也經常實戰的朋友(筆者自認為屬于這類),建議不要隨便下手,等某款球鞋測評出來,確認適合自己時可入手頂級,確實頂級的體驗價值更高,頂級里也不乏實戰佳品。缺實戰鞋時可以在眾多系列的次頂級里掃一掃,有驚喜哦。偶爾收藏可以出點血入手特別版與限量版,收藏普通市售版通常意義不大。而大部分手里只會留個位數實戰球鞋的朋友,我真的想說,很多的次頂級非常超值。
經手球鞋多了,留在手里的球鞋一共有兩種標簽,一種是“喜歡”,一種是“好穿”,我手中的的次頂級球鞋都是后者。究其原因在于,頂級球鞋作為系列的宣傳招牌,科技噱頭是重頭戲,為了追求科技,舒適性與兼容性被放在了低優先級(參考毒蜂二代);為追求輕量化,耐用性又被放在了低優先級(作為頂級里良心產品代表之一的這代刺客也有這樣的問題)。而對比中低端,次頂級球鞋一般保留了頂級球鞋主要設計理念,采用更精細的做工,使用更優質的材料,在保護性和舒適性上更出色(其實有些廢話,畢竟更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