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穿了20多年仍舍不得丟的膠鞋如今怎么樣了?

作為湖南橡膠廠的見證者,原副廠長曾永廉家仍有雪峰牌等不同款式的膠鞋在穿用
在長沙城區韶山北路355號,連接著韶山路和曙光路的繁華之處,名為“鴻銘中心”的中心商業街,熙熙攘攘一派熱鬧。10多年前,這里曾機器轟鳴,一派忙碌生產場景。曾經暢銷國內外的“雪峰”牌膠鞋,在這里源源不斷走向市場,成為數千名湖南橡膠廠人的驕傲。
昔日
總理穿了20多年仍舍不得丟
橡膠廠原名二零三廠,是一個軍工企業。起初生產軍鞋軍服,1958年才更名為湖南橡膠廠。走進鴻銘中心一側的湖橡社區老舊居民樓,記者的出現使原為湖南橡膠廠副廠長的曾永廉老人在熱情的接待中又一次打開了塵封的記憶。自1965年進廠到1984年升任副廠長,再到2000年退休,曾永廉可謂是湖南橡膠廠的見證者。
“周總理當年就穿過‘雪峰’牌膠鞋,穿了20多年都舍不得丟!” 在家里,曾永廉翻出紅色封底的《湖南橡膠廠志》以及新聞報道選集《創業者的足跡》,在老照片和文字前,默數這些年湖南橡膠廠在歲月長河中的滄桑巨變,老人不禁熱淚盈眶。
在曾永廉收藏的橡膠廠新聞報道選集《創業者的足跡》中,有篇文章記載:1955年4月,周總理要出國參加萬隆會議,當時的副廠長劉書敬負責前去給周總理測量腳型,回廠之后要專門為周總理制作一雙雪峰牌普通鞋子。
到后來,周總理回國后深入工廠、農村,由于走路多,鞋的前掌磨破了,周總理把它送回到制鞋工人的手中進行修補。在工人要求給他重做一雙輕便的鞋時,周總理說:“謝謝同志們的心意,這雙鞋底雖壞了,鞋面還好嘛,修理一下還可以穿。”
到1964年,穿了九年多的鞋底也磨破了、鞋面也開膠了,周總理派人仍舊把鞋拿過來用舊鞋的皮面配上鞋底,進行又一次飛針走線的修補。直到后來,周總理因病重不能穿用皮鞋了,這雙穿了20多年的皮鞋才被擱置保存起來。
今日
企業已改制職工宿舍樓仍在
1957年成立的湖南橡膠廠曾走過一段輝煌歷程。曾永廉老人說,湖南橡膠廠西起韶山路,東至曙光路,廠房建筑占地面積近300畝。那時街道兩邊呈鋸齒形地坐落著鞋幫車間、包裝車間、煉膠車間、成型車間,它們都是磚木結構。湖南橡膠廠先后研發出了雪峰牌膠鞋、輪胎等幾十種產品。七八十年代企業紅火時期,3000多名工人僅一個月就生產了80萬雙膠鞋,產品遠銷全國各省市及南非、歐洲等地。橡膠廠發展到后來擁有子弟學校、職工醫院、幼兒園,建廠初的500萬元資金到后來增加到2億元。
“那時候賣得最火的是黑面紅鞋帶、膠釘底的雪峰牌球鞋,鞋上印有XF的‘雪峰’商標,售價8塊錢,有人說,當時這是長沙最流行的一款足球鞋呢。”曾永廉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生產成本大,以及企業改制等,湖南橡膠廠老廠址在2002年整體拍賣,大部分土地被開發商買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