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打價格戰 實現自我提升
就凈利潤看來,李寧公司在2009年首度超過阿迪達斯,基本確定成為國內體育用品市場的龍頭老大,繼而在2010年伊始,李寧品牌又赴美國開店,進軍耐克大本營。同時,國內大量一二線運動品牌也積極行動,或是轉變運作模式,或是擴充銷售終端,無一例外都開始大肆地搶奪中國運動鞋市場的消費資源,向世人宣告著一個“國進洋退”的時代即將到來!
面對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大蛋糕,國際運動品牌顯然不會輕易拱手相讓。隨著運動用品銷售旺季的到來,國際運動品牌開展了一系列的行動,試圖通過行之有效的策略將自己重新推向市場的有力地位。于是,一些國際運動品牌的打折促銷活動開始盛行,價格的大幅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不少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由此也可以看出國際品牌已經開始揮動價格的杠桿,朝著活力十足的國內運動品牌狠狠打來。這場價格戰的背后,是國際運動品牌搶占市場份額的密謀,通過放低價格的門檻,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品牌的占有率,進一步獲得市場的青睞,而這無疑給國內運動品牌帶來了新的挑戰。
誠然,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除了利用優質的產品、暢通的渠道等途徑來吸引市場之外,合理的價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價格也會對消費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有的是為了彰顯身份地位,有的是為了追求價廉物美,還有的只是為了滿足基本需求,因此如何制定價格對企業的銷售經營來說十分關鍵。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將價格當做一種營銷手段的企業比比皆是,由此產生的價格戰也接踵而至。不少企業采用競爭性的降價而發起或參與價格戰,來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競爭能力。這不僅能增加企業銷售業績,有效地打擊競爭對手,還有助于鞏固、提高自身已有的市場地位。
對于品牌鞋企而言,挑起價格戰能夠迅速擴大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企業盈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對一些品牌競爭力低下的鞋企帶來生存壓力,或逆勢而上成為異軍突起的品牌,或就此淘汰遭遇企業滅亡的悲劇。另一方面,參與價格戰的品牌鞋企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提升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降低產品生產及銷售成本,加快市場反應能力,促使鞋企的產品創新和營銷升級。在這場國際運動品牌引發的價格戰當中,勢必會對國內運動品牌造成一定的影響,一旦這種價格戰成為一種策略而非權宜之計,國內運動品牌就會陷入被動的局面,因此這些品牌應該思考如何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以夯實來之不易的市場基礎。
既然價格戰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國內運動品牌鞋企就要敢于迎難而上。鞋企應該在產品和服務上下功夫,不斷運用企業的硬件優勢對產品進行升級,增加品牌附加值,以優質的產品、完善的服務持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降低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并通過差異化的戰略來突顯品牌的與眾不同,最小程度的減少價格戰對自身的沖擊。
同時,鞋企也要制定完整的預警機制,及時實施應對價格戰的策略,在保持成本利潤的基礎上,根據競爭對手的情況作出適當的價格調整,千萬不能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而猶豫不決,這樣一來等市場被搶奪一空之時,要重新翻盤的代價就要更大了。
所以,采取靈活的方式抗擊價格戰,也是鞋企能否取勝的關鍵。例如,鞋企可以在價格戰期間推出新產品,利用新產品來開辟新市場,而用原本的產品繼續對抗競爭者,既可以保證原本的產品保持一定的贏利,又可以創造新產品的贏利新空間,來彌補價格戰消耗掉的利潤。無論鞋企用什么方式投入到價格戰中,都要理智地進行思考,并迅速作出正確的決策,在這場斗爭中臨危不亂直至完勝。
總而言之,國內運動品牌要想突破價格戰的圍困,就要從注重生產經營的工作以提升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來源:中國鞋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