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人談世博(六)
海倫·克拉克
海倫·克拉克 新西蘭前總理,現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1950年出生于新西蘭。1971年加入新西蘭工黨,1978年起任工黨全國執行委員會委員,1993年至2008年11月任工黨領袖。1981年當選為新西蘭議會議員,后歷任新西蘭政府住房部長、資源保護部長、衛生部長、勞工部長和副總理等職。1999年11月—2008年11月,擔任新西蘭總理,同時兼任藝術、文化和遺產部長、行政服務部長、安全情報部長和通訊安全部長。2009年4月起,擔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
我們生活在一個城鎮化腳步日益加快的地球上。今天,世界上有一半左右的人——大約33億都居住在大城市。僅中國每年就有兩千萬人涌入城市生活。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來到城市,這一全球化的趨勢將會愈演愈烈。他們都是為了尋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水平,或者說為了我們通常所稱的人類自身發展才來到城市的,以期提高收入,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教育服務以及基礎設施等。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擴大,環境也首當其沖,成為其中一項主要挑戰。傳統意義上的城市生態破壞表現為:效率低下、非持續性發展的資源使用、集中污染以及過多垃圾廢物的產生。越來越多的人趨之若鶩,集中于一個有限的空間,爭奪可憐的資源,這樣的結果將會使得環境更為惡化。而氣候變化還會進一步加劇這一局面。
環境的惡化給子孫后代的生存與發展也蒙上了陰影。但是,只要大家同心協力,致力于創建一個能夠保障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三者相互協調、并行不悖的城市發展模式,那么這些挑戰都是可以成功應對和解決的。
處理環境惡化的問題,改善自然資源分配和使用的方式,這些只是一個開端。我們還需要投入精力、物力來解決凈化空氣、水源,健康垃圾處理以及噪音污染等問題。
同時,我們還需確保地方政府擁有遠見卓識,能夠利用手中的資源,作出正確的決策,將氣候變化以及相應的調整等因素置于包括城鎮發展在內的所有發展規劃和戰略的中心考慮范疇。各地區做出的許多重大決策都是和氣候變化息息相關的。據估計,這些決策影響了50%一8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因此,各地區可以大力推動那些意義重大、相互協調又富于創新的環保行動。
通過主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可以向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傳遞一些非常鼓舞人心的信號。上海世博會,將全球的目光聚焦于上海——一座人口超過2000萬的城市,亞洲經濟中心之一,文化繁榮和商業發達的標志性地區——是如何打造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綠色城市先鋒,一個低碳城市生活和發展新模式的倡議者的。
上海已經形成了一個涵蓋六個方面的環境戰略:水、空氣、噪音、固體廢物、輻射和生態保護。為了實現更為健康的發展模式,上海還建立了能源效能指標。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四分署的支持下,上海發起了“環境友好型城市”的倡議。這是一個內容廣泛的框架,在其框架下,我們對環保的種種表現進行監控和追蹤,將環保意識納入城市決策過程,激發公眾關注,建立城市間的交流平臺,同時也吸引私營經濟部分參與進來。
上海世博會為展示低碳城市發展的實踐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同時它也讓世人了解到,經濟的增長、繁榮、小康與可持續城市發展這二者,是可以做到兼容并蓄的。潛在的收益是無可限量的,因此而受益的城市居民人數也是無可限量的。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全球的發展伙伴一道,推出了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新政”。我們可以借此推廣一些國家采用過的好方法、好途徑,并在構建這個概念的同時,將其轉化為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的新理念。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還計劃把上海世博會提出的倡議和理念傳播到其他地方,發揮其作用和功效。
http://www.3158.cn/list/fz/?site=sjfzxm
因此,讓我們牽起手,將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推向一個轉折點,讓城市的未來擁有更多綠色,發展也更為持久。最后,我祝愿上海世博會圓滿成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