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賞中華瑰寶 10件敦煌珍寶初露芳容
堪稱“無價之寶”的10件敦煌文物、仇英《清明上河圖》、秦俑館一號銅車馬、湖北省博物館藏戰國銅建鼓座、洛陽博物館藏夏代束腰長流銅爵、河南博物院藏青銅神獸……上海世博會也是一場“國寶”級文物的盛大聚會。
“一號銅車馬”首次出陜
于6月1日亮相中國國家館的“秦俑館一號銅車馬”吸引了不少參觀者。據陜西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吳永琪介紹,“一號銅車馬”此次在中國館的展出,是它出土30年后首次走出陜西。運輸車都是特種車輛,所有配件均需要卸下單獨包裝,從數百公斤的銅車、銅馬到數克重的金銀馬飾,每一件都要制作特別的包裝箱和包裝囊盒。“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秦俑博物館光為文物包裝就進行了近兩個月的精心準備。”吳永琪說。
相關專家表示,秦俑館銅車馬共兩乘,此次在中國館展出的“一號銅車馬”為雙輪、單轅、駟馬系駕,總重約1040公斤。主體為青銅所鑄,通體飾有精美彩繪,配有1000多件金銀配飾。秦代工匠成功地運用了鑄造、焊接、鑲嵌、銷接、活鉸連接、子母扣連接、轉軸連接等各種工藝技術,其極端復雜的制作工藝和精準的寫實主義造型,不僅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成就,代表著中華文明在兩千余年前所達到的高度。
為國寶的到來,中國館“國之瑰寶”展區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整個展示空間的燈光和背景都作了精心的設計和布置。“考慮到展出期間正值高溫和多雨季節,上海和陜西兩地的溫、濕度有著一定的差異,為避免銅車馬‘水土不服’,主辦方對展區的溫、濕度進行嚴密的實時監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10件敦煌珍寶初露芳容
“太震撼了!”《唐景云二年張君義勳告》經卷、“供養菩薩”再加“木雕六臂觀音像”……面對上海世博會城市足跡館展出的這些稀世珍寶,參觀者不時發出陣陣驚嘆聲。
“這些寶貝從來沒有離開過敦煌研究院,即使是在敦煌,也是深藏不露的。為了世博,10件珍寶一次性出現,對一般展覽來說,是絕對不可能的。”上海博物館辦公室主任李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