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瑞典館展出月球屋 2013年將送上月球
若干年后,如果你有機會去月球旅行,也許會發現一座小小的 “紅房子”。別驚訝,這是瑞典人米凱爾·嚴貝里給大家準備的小禮物。昨天,嚴貝里帶著他的“紅房子”模型和建造方案來到了世博園瑞典館,觀眾提前和月亮屋“親密接觸”。
這種造型古樸、頗具北歐風情的紅色房子在瑞典處處可見。多年前,嚴貝里和他的伙伴開始了大膽的試驗——把代表著瑞典文化和精神的“紅房子”造到意想不到的地方。他們的第一站是“樹屋”,把一座設施齊全的小型“紅房子”旅館架到樹上;接著是“水屋”,“紅房子”沉入水中,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魚兒游動。兩座房子都取得了成功,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游客。
2002年,嚴貝里把目光投向了月球。在月亮上,將有一座紅色的、典型瑞典風格的小房子,向人們昭示著未來更美好的生活。可是,紅房子該怎么送上去?又怎么固定在月球表面?這聽起來完全是天方夜譚。一開始,嚴貝里的計劃被不少人嗤之以鼻。
不過他并沒有放棄。經過四處奔走努力,他終于籌措了部分資金,并得到了包括前瑞典財政部部長皮爾·諾德爾和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瑞典人柯里斯特·福格爾森等人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連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看中了“月亮屋”計劃,表示愿意幫他們把“紅房子”送上月球。
瑞典人真的開始試驗了。在月亮上造房子,絕對是個說易行難的事。月球的重力、大氣環境都是建筑師們從未遇見的,直接在月球上一磚一瓦地“蓋”房子更無可能。而且,按照NASA的規定,攜帶進太空的東西不能超過10公斤。四年來,經過諸多努力,“月亮屋”團隊終于確立了“建造”方案:用一種名為CP1的至輕、至硬的材料,制造出“壓縮房”,待發射到月球上后,自動彈出,慢慢充氣,在20分鐘內“長成”一座“紅房子”;整座房子長4米寬3米,折疊起來僅比一只鞋盒略大。
目前,“紅房子”的制作已基本就緒,在2013年3月前會被送上月球。與此同時,“紅房子”被送往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在斯德哥爾摩的標志性建筑“圓球體育館”外殼上,在國際空間站里。“也許,它還會來上海”,嚴貝里說。他和他的伙伴正以行動告訴著全世界:只要團結一致,人們能做成任何事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