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要來世博看水稻 盼90歲前畝產千公斤
袁隆平在“科技創新與城市未來”論壇發言
今天,“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將參觀上海世博園。在昨日舉行的“科技創新與城市未來”主題論壇上,袁隆平在接受世博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自己非常期待前往中國館,看看種在那里的超級水稻。
好奇:
沙特館為什么排長隊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3樓,面積約10平方米的水稻種植區每天都吸引著數萬游客,這便是在袁隆平院士努力下誕生的成果——畝產800公斤的超級水稻。超級水稻在中國國家館中的展示無疑代表著中國當今的農業水平,符合“天下糧倉”的寓意。
雖然超級水稻已經在中國館內“住”了將近2個月,但袁隆平卻還沒有機會去親自看看它們。袁隆平說,其實在世博會開幕以前自己曾經到過上海世博園,但當時中國館內部還沒有布置好,超級水稻也沒有安放進去,所以今天參觀世博會才可以算得上是自己的第一次上海世博會之旅。到了今年9月,中國館的超級水稻也迎來了收割的季節,袁隆平表示,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可能還會回到上海世博會,“看望”成熟的超級水稻。
除了中國館以外,另一個袁隆平最想看的展館就是沙特館了。這位被無數人視作“米神”的八旬老人與許多普通游客一樣,對于沙特館充滿了好奇:“沙特館為什么排隊這么長呢?我想,排隊排這么長的展館應該會比較好看。”
心愿:
90歲前看到畝產千斤
只要說起水稻,袁隆平就顯得興致勃勃,他告訴記者,中國館里展出的超級水稻是中國農業部在1996年立項的中國超級稻計劃中的第二期成果,產量是畝產800公斤。目前,袁隆平正在向第三期,也就是畝產900公斤進軍,“原定的目標是在2015年達到畝產900公斤,現在的進程非常順利,我們認為在2012年就能實現。”
一旦實現了三期目標,袁隆平又會馬上著手研發第四期的超級水稻。盡管已是耄耋高齡,但袁隆平依然堅持親自下田參與雜交水稻的研究。“我有一個心愿,希望自己能夠在90歲之前實現超級水稻第四期,看到畝產1000公斤的超級水稻誕生。”
釋疑:
超級水稻口感也好
“超級水稻好吃嗎?”在看過中國館沉甸甸的水稻后,許多游客都提出了這個問題。對此,袁隆平顯得相當有信心,他告訴記者,除了雜交水稻的產量以外,水稻的質量特別是口感也成為了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問題。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把水稻的產量放在絕對的第一位,現在則是對質量也提出了高要求: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追求優質的水稻。”袁隆平用一個自己經歷過的小故事回答了大家對于超級水稻口味的好奇:
“前段時間,有4個香港女記者到我們的水稻基地采訪,我們就是用超級水稻做成的米飯來招待她們的。” 袁隆平說,按照這4個女記者平時的習慣,她們一般一頓只吃半碗米飯,可是那一天,3個記者連吃了3碗米飯,另一個吃了兩碗半,袁隆平笑著反問:“你說超級水稻好不好吃呢?”
展望:
幫助他國發展雜交稻
糧食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都相當關注的一個話題。袁隆平介紹,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一些專家估計,到2030年,要比1995年多產60%的稻米才能滿足需要。
“目前,我國的水稻種植面積大概是4.4億畝,平均產量是每公頃6.3噸。雜交稻占了總水稻面積的57%,平均產量是7.2噸,雜交稻比一般的高產常規稻增產20%以上,每年可以多養活幾千萬人口。”袁隆平稱,現在雜交稻在國外的發展情況也比較良好,雜交水稻將在新世紀發揮重大的作用,以保障世界糧食安全。
袁隆平表示,“如果有7500萬公頃種植雜交稻,每公頃按增產2噸計算,增產的糧食將達到1.5億噸,可以多養活4億到5億人口。為了幫助其他國家解決糧食問題,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愿意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雜交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