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宏大 名企薈萃——家紡針織紗線三展精彩紛呈
2011年8月29日~31日,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將再度聯手“紡織業內人士矚目的焦點。
家紡展 詮釋時尚家紡
今年,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規模達到12.65萬平方米,為歷屆展會之最,較去年增加10%。展會的國際展團由原來的1個館擴大到1.5個館,這與中國國際家紡展日益擴大的國際影響力分不開。在國際館內,除了韓國、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國家的展團外,還有希臘、意大利及西班牙等國際展團首次登場,集中展示了床上用品、窗簾布藝及其他非紡織窗簾輔料等產品。
本屆博覽會的展商數量也達到歷屆之最,近1200家。包括富安娜、羅萊、夢潔、夢蘭、維科、雅芳婷、水星、博洋、愉悅、金太陽等知名床品企業;華爾泰、昌華、眾華、特耐、源志誠、新洪業、達利絲綢、裕隆、志達、眾望、奧坦斯、和心等知名布藝企業;賽諾、會德寶等功能枕,依麗雅斯、歐美、楠木等墻紙、飾品企業將強力打造家居品牌的新境界。同時還有國際知名床品NICHA、KUAN’S LIVING、AMERICAN NOYOKE等海外展商將高調亮相。
本屆博覽會有四大亮點值得特別關注。
一是深度跨界合作。展會主辦方與國內外壁紙、壁布、飾品企業跨界合作,通過一體化的營銷渠道和統一的室內裝飾風格等舉措,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重塑家居、家飾新概念。
二是優化產業布局。本屆展會將繼續引導企業豐富產品門類,協調區域家紡產業配套發展,構建產業協同體系,形成產業互補升級。在本屆展會上,床品區域將進一步擴展,芯被類、功能枕、毯類、羽絨制品展區彰顯專業,窗簾布藝依舊大規模展出。
三是再造時尚文化。本屆展會深入家紡文化建設,豐富品牌文化內涵,提升品牌文化價值,倡導原創。海內外設計師沙龍、家紡設計大獎賽、流行趨勢發布、中國家用紡織品論壇等齊登場,重新定義家紡時尚內容。
四是發掘、提煉中國文化元素。在今年的展會中主辦方將繼續重點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優化和精選出蜀錦、云錦、藍印花布、侗錦、沈繡、手工土布、魯繡等共計展出作品100多件。通過民族民間工藝品實物的形式向廣大來訪者展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同時也為這些傳統技藝找到了產業化發展的新平臺和新途徑。{page_break}
針織展 帶來時尚氣息
本屆針博會參展面積共11500平方米,國內外展商190多家。中國臺灣省展團的面積為三年來最大,以旭榮為代表的17家臺灣企業傾力加盟針博會。據透露,臺灣針織品迅猛發展,目前80% 都是針織產品,所以明年參展規模還將攀升。
棗莊、諸暨、義烏、長樂、古里、海寧、梅李、常熟、紹興等針織產業集群地共同亮相展會。中國一線內衣品牌,如銅牛、三槍、紅豆、AB、雪竹、愛帝、北極絨、佐爾姿等悉數到齊,三槍的展示面積依然是200 平方米,從展位設計到展品選擇將更加突出時尚性;紅豆內衣則推出了以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為原則的家居服系列產品。
每年針織展上的品牌走秀都分外引人注目,今年的秀場將更精彩。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兩個單位共同嚴格篩選走秀的品牌,希望真正給行業帶來時尚氣息。據了解,目前確定下來的有意大利羅納蒂公司的時尚襪品流行趨勢發布、安莉芳的時尚內衣品牌流行趨勢發布秀、北京華人世家服裝設計有限公司的設計師品牌時尚禮服趨勢發布。
今年的針博會上,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將聯合北京服裝學院、武漢紡織服裝學院針織研究室共同推出兩檔針織產品設計展示,一檔是針織面料作品、一檔是橫機作品。
注意到網購所獨具的特點和優勢,展會首次與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騰訊旗下拍拍網及QQ商城合作,組織線上網絡采購商與線下供應商互動和對接洽談,嘗試將網絡采購商作為買手引入展會,幫助展商特別是中小企業、傳統外貿出口產業集群開辟內銷市場打開新的市場渠道。{page_break}
紗線展 打造新型纖維展示平臺
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與家紡和針織博覽會同期舉行,實現紗線展由單一的展覽平臺向紡織行業新型纖維信息展示平臺的轉變,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價值,拓展產品新市場。
這次展會本著精益求精的理念,確保了高質量的參展商,同時為展商與觀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據了解,華潤集團、無錫四棉、江蘇金昉、無錫一棉等棉紡企業;富麗達、浙江翔盛、春江輕紡集團、常熟錦綸等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家企業正在積極籌備參展。
本屆展會展品涵蓋了行業普遍關注的新型化學纖維、紗線,如華潤集團的高支紗線,上海銀之川的金銀線、江蘇金昉的色紡紗、富麗達集團的粘膠纖維,彩色滌綸長絲,浙江力達的花式紗線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